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指數研究院在月度報告中稱,中國1月份新建住宅銷售額和現有住宅價格繼續下降。路透社警告稱,中國房地產市場利空拖累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造成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擔憂。
中國指數研究院在月度報告中稱,根據對中國前100個城市市場的調查,1月份現有住宅物業每平方米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略高於7%。
(來源:Reuters)
該研究機構表示,1月份前100家房地產開發商的房地產銷售額同比下降近17%。
中國的住宅房地產市場在2021年的峰值時期曾占到經濟產出的25%,但現在已成為經濟的主要拖累因素,並引起家庭、投資者和中國政策制定者的擔憂。
2024年最後幾個月,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向消費者提供補貼和為國有企業提供融資等一系列舉措,加大力度提振市場情緒,促進新房購買。
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預計,今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和價格將進一步下跌,但跌幅將低於2024年。
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關注點將集中在中國舉措如何成功重振市場並穩定該國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彭博社報道,在中國國內需求疲軟和就業形勢惡化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努力重振房地產市場。盡管房地產市場在政府支持下略有回暖,但改善的主要是二手市場,因為買家仍然擔心開發商能否按時完成項目。
(來源:Bloomberg)
“2025年,新房銷售可能仍將面臨挑戰,”中國指數控股研究員Cao Jingjing表示。“購房者的收入預期並未有實質性改善,二手房市場的銷售也擠壓了新房市場。”
中國1月份的跌幅可能因與去年相比而加劇,去年農曆新年假期恰逢2月份。今年,中國從1月28日開始放假8天。
近幾個月來,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來提振房地產市場,包括降低現有抵押貸款的借貸成本、放寬大城市的購房限制以及降低購房稅。隨着中國試圖支撐面臨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威脅的經濟,中國可能還會出台更多舉措。
大華繼顯分析師Jieqi Liu和Damon Shen在上周報告中寫道:“鑒於地緣緊張局勢加劇,我們預計中國政府將優先穩定房地產市場。潛在的政策催化劑,尤其是財政寬松政策,仍然是銷售的主要推動力。”
萬科公司出人意料的管理層調整可能會再次削弱購房者對開發商的信心。上周早些時候,萬科警告稱,公司將出現創紀錄的62億美元虧損,公司兩名資深高管因此辭職。萬科最大的國有股東深圳地鐵集團的一名官員將接任董事長一職。
分析師仍對房地產市場今年能否出現轉機持懷疑態度。惠譽評級估計,中國2025年房價將下跌5%,新房銷售面積將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