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登場,該國經濟目標引發好壞參半的市場評論,一些人稱讚中國面對5%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的承諾,但另一些人則遺憾地認為,這些基本符合預期的預測缺乏任何重大的積極驚喜。評論提出,中國可能在為特朗普新一輪貿易打擊保留彈藥。
早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許多市場參與者就認為,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舉措加劇了中國現有的通貨緊縮和房地產危機,中國將不得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來加強經濟。
現在有些人認為,中國可能決定要保留一些彈藥,以抵禦特朗普的更多貿易打擊。
(來源:Bloomberg)
馬來亞銀行高級外匯策略師Fiona Lim指出,中國迄今公布的經濟目標看起來基本符合預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離岸人民幣和澳元略微走弱,無論中國宣布何種程度的刺激措施,人民幣的環境都變得“略微有利”。
她進一步表示,美國經濟實力受質疑,美元正在下跌,“中國宣布的針對性報複措施凸顯了中國的態度——保持冷靜,逐步推進”。
Lombard Odier高級宏觀策略師Homin Lee指出,經濟增長目標和官方赤字目標不會給市場參與者帶來太大意外,因為市場普遍預期。在美國與特朗普團隊進行艱難的貿易談判之際,當局似乎堅信首先要集中精力有效實施財政支持,然後才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加大力度應對關稅衝擊。
“這與我們設想的財政政策順序大致一致,即將官方赤字目標提高至4%,然後在特朗普衝擊的程度變得明朗後考慮進行年中調整,”他續稱。
西安國富聯合私募基金經理Yuan Weitao稱:“如果財政措施的規模沒有顯著超出預期,市場不太可能做出重大反應。自9月24日以來,市場活動一直受到兩個主要驅動因素的支撐,一方面是流動性支持,另一方面是政策預期。”
“但政策預期已反映在股票估值中,如果沒有更強有力的刺激措施,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波動,”他說道。
盛寶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Charu Chanana提到:“市場可能持積極態度,因為到目前為止,這些公告都在預期之內,表明當局希望為以後節省彈藥。”
“2%的通脹率是好的——與之前控制過熱的重點相比,這有點理想化,”他補充。“任何更大的增長仍需要人工智能(AI)支出計劃。”
Union Bancaire Privee董事總經理Vey-Sern Ling表示:“5%的增長目標看起來很強勁,4%的預算赤字意味着政府願意支持經濟。這應該能讓市場放心。”
他也指出:“對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5%的增幅已經很不錯了。預算赤字的增加意味着政府願意花更多的錢。沒什麼可挑剔的。只是有強勁的增長目標,以及明確的支持經濟的意圖。他們在就業、房地產市場、股市方面說的都是正確的話。”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Raymond Yeung提到:“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增長目標,這意味着當局仍需要支持增長。這一數字反映出當局決心在外部不確定性和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的背景下支持增長。”
“2%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目標更為現實,但實現起來仍具有挑戰性,因為目前的CPI仍低於1%。我們認為,短期內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不會降息或降準,因為重點是穩定人民幣匯率,但要保持5%的經濟增長並擺脫通貨緊縮,中國仍然需要放松貨幣政策。”
他繼續提到:“這里的關鍵詞是‘選擇時機’——問題是中國人民銀行何時降息或降準,而不是是否會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