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上周末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質疑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法律地位以及烏克蘭對克里米亞的主權,在歐洲引發軒然大波,中國政府被迫收回了上述言論。
中國外交部周一(4月24日)反駁了盧沙野的言論。盧沙野表示,前蘇聯國家缺乏“國際法下的有效地位”。盧沙野的言論激怒了歐洲各國政府,加劇了人們對中國調停烏克蘭戰爭的不信任。盧沙野補充說,2014年被俄羅斯吞並的克里米亞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回答的”。
周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蘇聯解體後,中國是最早與有關國家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之一。中國尊重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的主權地位。”
盧沙野在接受法國新聞頻道LCI采訪時發表了上述言論,法國外交部要求中國政府澄清其立場。烏克蘭總統顧問Mykhailo Podolyak稱盧沙野對克里米亞曆史的描述是“荒謬的”。
當被問及中國是否會收回盧沙野的評論時,毛寧回答說:“我能告訴你的是,我對前一個問題的回答代表了中國政府的正式立場。”分析人士認為,外交部的回應代表了對盧沙野言論的否定。
盧沙野說:“這些前蘇聯國家在國際法下沒有有效的地位,因為沒有國際協議將它們的主權國家地位具體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表示:“從法律上講,盧沙野的立場是一種失實陳述,與中國政府多次宣布的立場不相容。在政治上,這種言論會進一步惡化中國與東歐國家的關系,並可能對中亞國家產生連鎖反應。”
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表示,他們將於周二召見中國高級外交官,抗議盧沙野的言論,一些部長對此表示譴責。
立陶宛外交部長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這些言論“完全不可接受”,並表明波羅的海國家為何不相信中國作為烏克蘭和平調解人的意圖。拉脫維亞外交部指出,盧沙野的言論“明顯違背”中國支持“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不可分割”的立場。意大利外交部長Antonio Tajani表示,他不同意盧沙野大使的言論,並補充說,中國必須“尊重所有歐盟成員國”。
歐盟首席外交官Josep Borrell在會談前表示,歐盟外交部長計劃周一在盧森堡的一次會議上討論盧沙野的言論,作為“評估和重新調整”歐盟對中國立場的更廣泛會議的一部分。
中國試圖收回盧沙野的言論,但不太可能讓波羅的海國家滿意。波羅的海國家表示,它們從來就不是蘇聯的一部分,因為它們是被非法吞並的。大多數西方國家不承認這一並吞。“立陶宛從未加入蘇聯。莫斯科非法占領了我們的領土,我們一直抵抗,直到我們恢複獨立,紅軍回到了俄羅斯。我們不是後蘇聯,我們從來不是蘇聯,” Landsbergis在推特上寫道。
來自歐洲各國的80多名議員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要求法國政府宣布盧沙野為“不受歡迎的人”,這意味着他們將不再承認盧沙野的外交官身份。
在中國外交部簡報之前,Borrell表示歐盟將提供“強有力的立場”作為回應。主持歐盟27國領導人峰會的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Charles Michel表示,歐中政策將被列入6月下次會議的正式議程。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外交部沒有直接談及克里米亞問題,只是表示中方的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毛寧表示:“我們願意繼續與國際社會合作,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