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在過去一年里,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暴漲近600%;7月,歐洲天然氣價格較去年5月的最低水平,增長幅度甚至超過1000%。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年內漲幅已經超過5成,8月一度刷新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隨着9月來臨,傳統的天然氣消費旺季也即將開啟,按照當前的情況來看,各地正在抓緊時間為冬季儲備天然氣資源,全球供應緊張的情形短時間很難得到明顯緩解。
由於颶風“艾達”(Ida)擾亂了美國的天然氣生產和冬季前的強勁需求,天然氣價格升至多年來的高點。
周四(9月2日),美國天然氣期貨在亞洲交易價格為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 4.61美元。該期貨在前一天穩定交投於4.7美元,這是近三年來的首次。
在能源公司評估颶風艾達帶來的後果時,美國墨西哥灣煉油廠的天然氣勘探人員仍處於停產狀態。然而,由於炎熱的天氣預計將持續到9月初,需求可能會保持強勁。
艾達削弱了墨西哥灣的產量
據美國安全與環境執法局估計,在遭受四級風暴“艾達”破壞的墨西哥灣油氣平台之後,墨西哥灣83.21%的天然氣產量已被關閉。根據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墨西哥灣的海上天然氣產量占美國總幹產量的5%。
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因歐洲最大供應國俄羅斯的供應存在不確定性,導致歐洲面臨天然氣短缺。俄羅斯正在完成通往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
“歐洲液化天然氣供應緊張將使美國的出口保持在高水平。然而,隨着需求的增長,美國的產量繼續下滑,因此我們對冬季的前景非常樂觀,”PRICE Futures Group分析師Phil Flynn寫道。
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上漲
澳新銀行分析師指出,歐洲供應緊張促使消費者進入亞洲市場,推動北亞液化天然氣價格上漲。北半球的買家們爭先恐後地趕在冬天到來之前購買燃料。
中國市場方面,“雙碳”進程的推進、近幾年的“煤改氣”工程持續,都導致國內天然氣需求穩步增長。
每年的3-8月是中國天然氣市場的傳統淡季,國內外市場供應都相對較為寬松,價格也處於相對低位。但近兩年,國內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整體市場呈現“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特征。管道氣和國產氣增量變動有限,液化天然氣(LNG)憑借其清潔和靈活供應的特點,有效地對市場需求缺口進行了彌補。
據金聯創價格指數顯示,8月全國LNG價格指數均值為5482元/噸,環比增長24.7%,較去年和前年8月分別上漲111.6%和70%。
國際氣價自2020年底開始觸底反彈,此後在震蕩中穩步上升。今年以來,全球寬松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引起共振,帶動天然氣價格繼續走高。而天然氣價格此前長期處於較低位置,加之今年疫情影響,上遊勘探開發投資不足,也都導致當前天然氣供給增量有限,無法有效滿足當前需求的快速上漲。
在多方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天然氣價格顯著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