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四(7月7日)一直信誓旦旦堅稱“不會辭職”的約翰遜,最終沒能頂住壓力,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首職務,但將留任首相到今年秋天產生新黨首為止。
(圖源:網絡)
約翰遜於當地時間周四中午12時30分在首相府外宣布辭去首相一職,選擇新首相的時間表將於下周公布。
他說:“在政治中,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我要感謝英國公眾,感謝你們給予我的特權。當首相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我想讓你知道,對於我將要放棄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有多麼地傷心,但情況就是如此。”
英國首相遭逼宮、曾表示不會辭職
英國政府爆發大規模辭職浪潮,起因是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其副黨鞭克里斯托弗·平徹發生醜聞後進行包庇,引發巨大不滿。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道,截至發稿前,已有包括數名內閣大臣在內的46人從約翰遜政府辭職。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辭職信中,辭職的官員們表示,他們受夠了約翰遜和他制造的醜聞,為他的推諉感到憤怒,一位前官員說“受夠了”。
據《衛報》報道,面對自己政府的“辭職潮”,英國首相約翰遜的態度強硬。唐寧街十號的消息人士稱,約翰遜本人“不打算辭職”,並且將“繼續戰鬥”。
據天空新聞網報道,消息人士對該網站首席記者表示,當內閣大臣們與約翰遜討論有關辭職的問題時,約翰遜表示:“不,我不走”。他周三堅稱將繼續履行“使命”,沒有理會要求其辭職的聲音。
平徹“鹹豬手”事件成壓倒約翰遜的最後一根稻草
引發此次英國政壇辭職潮的導火索是鮑里斯對克里斯托弗·平徹的包庇。
(約翰遜和平徹 圖源:網絡)
據英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6月29日,平徹在英國一個俱樂部內猥褻兩名男子。6月30日平徹辭職時表示,他當時喝多了,令自己和他人都很難堪。
平徹被指多年來在多個場合行為不端。在野黨工黨副黨首安傑拉·雷納說,約翰遜拚命想掩蓋他在任命平徹前就知道其品行,但事實已浮出水面。
最初首相府的說法是,約翰遜今年2月任命平徹前不知曉有關他行為不端的具體舉報。
然而,首相府發言人7月4日改口稱,約翰遜知曉一些針對平徹的指認,但這些指認所涉事件要麼已經解決,要麼沒有發展為正式的控告。在沒有正式控告的情況下,“基於沒有事實根據的說法就中止對平徹的任命是不合適的”。
資深外交官西蒙·麥克唐納7月5日發聲:“唐寧街10號(首相府)最初的說法不實,改口後依舊不準確。”
麥克唐納表示,平徹2019年夏季被任命為外交部國務大臣後不久,就有多人指認他行為不端。當年的調查認定了這一情況,平徹道歉並承諾不再這樣做。
約翰遜辭職後各方反應
英外交大臣特拉斯:首相做了正確選擇
在英國首相約翰遜發表辭職講話後,外交大臣特拉斯“打破沉默”,呼籲保守黨在選出新的領導人前需要“冷靜與團結”。
特拉斯在推文中稱:“首相做出了正確選擇,在鮑里斯(·約翰遜)的領導下,政府取得了許多成就——脫歐、新冠疫苗和支持烏克蘭。我們現在需要冷靜和團結,直到選出新領導人。”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特拉斯將縮短她前往印度尼西亞參加二十國集團(G20)會議的行程,返回倫敦。
多國對英首相辭職聲明予以回應
歐盟前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表示,約翰遜的離開“開啟了與英國關系的新一頁”。巴尼耶希望這一頁“更具建設性,更尊重所做的承諾,特別是關於‘北愛爾蘭議定書’”。
愛爾蘭總理米歇爾·馬丁也將約翰遜辭職視為與英國重新調整關系的重要機會。他在官方聲明中承認,“我們現在有機會回歸真正的夥伴關系和相互尊重精神”。
歐洲議會前英國“脫歐”協調員蓋伊·弗爾霍夫施塔特表示,“約翰遜選擇英國‘脫歐’讓歐盟與英國的關系遭受了巨大損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感謝約翰遜在“最困難的時期”給予的支持。
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約翰遜“真的不喜歡我們,我們也不喜歡他”。此外,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稱,約翰遜“被自己發射的回旋鏢擊中”,並補充強調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不要試圖摧毀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