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要回溯至2017年!穆迪下調中國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人民幣、銅價應聲走軟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上次要回溯至2017年!穆迪下調中國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人民幣、銅價應聲走軟

文 / 小蕭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在周二(12月5日)宣布,將中國主權債信評等的展望降至“負向”,顯示全球益發憂慮中國大陸債務激增,人民幣聞訊走貶,國際銅價也下跌。

在岸人民幣周二跌幅稍微擴大,一度貶值0.09%,至7.1497兌1美元。

倫敦LME銅價盤中一度跌0.7%,至每噸8385.5美元。

穆迪上次調降中國信貸評等是在2017年,當時評等由Aa3降至A1,原因是整體經濟的債務可能實質增加,與其對國家財政的可能衝擊。當時是中國信評自1989年來首次遭到降評。

據穆迪聲明,該機構將中國大陸的長期債信評等維持在A1,但展望由“穩定”降至“負向”。穆迪表示,中國使用財政刺激,以支撐地方政府與國營企業,對國家經濟構成下行風險。

穆迪調降展望之際,正值中國房市暴跌,促使政府改弦易轍,祭出更多財政刺激,以大舉借貸作為提振經濟的主要方式。

中國今年發債額預料將打破曆史紀錄,此種情況讓人憂慮該國的債務水平。

除了中國,穆迪認為全球銀行將在2024年面臨負面展望,因金融機構面臨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經濟成長放緩和資產風險加劇的局面。

今年全球銀行業績好壞參半,盡管高利率幫助提振消費者利息收入,投資銀行業務卻因交易大幅下滑而受創。

穆迪周一發布報告表示,展望2024年,高融資成本、較低的貸款成長率,以及為了彌補潛在違約情況而增持準備金,將導致銀行獲利能力受到擠壓。

總體而言,即使預期各國央行可能開始降息,穆迪認為銀行業經營環境仍將惡化,貨幣供給趨緊也可能導致2024年國內生產總額(GDP)下滑。

穆迪分析師Felipe Carvallo指出,隨着存款成長放緩,銀行在融資和流動性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但資本總額大致將保持穩定。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