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韓國建築集團富榮(Booyoung)為每生一個孩子的工人提供7.5萬美元的獎金。董事長李重根(Lee Joong-keun)上個月對員工表示:“如果韓國的出生率持續走低,這個國家將面臨滅頂之災”。
政府數據顯示,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即一名婦女一生中預計生育的平均子女數)從2022年的0.78下降至2023年的0.72。預計今年將降至0.68,遠低於經合組織所稱的確保人口大體穩定所需的2.1。
(圖源:世界銀行、政府報告、金融時報)
在下個月的議會選舉之前,政府已經增加了對準父母的經濟激勵。各政治派別都宣布了各種建議,從更慷慨的住房補貼和稅收減免,到強制父親休陪產假和擴大對冷凍卵子計劃的補貼,不一而足。
韓國總統尹錫悅去年12月對部長們說:“時間緊迫,我希望每個政府機構都能以非凡的決心來解決低出生率問題。”
反對黨領袖李在明在1月份宣布競選計劃時說:“這是關系到國家存亡的問題。這是迫在眉睫的挑戰,就在我們的家門口,而不是遙遠的未來。”
生育危機的影響已經顯現。2022年,韓國軍人人數首次降至50萬以下,大學和學校的學生人數不斷減少,幼兒園也被改建為養老院。去年,韓國出售的嬰兒用嬰兒車還沒有寵物用嬰兒車多。
韓國發展研究所的研究員崔瑟琪說:“韓國人現在所經曆的一切並不是0.7的生育率造成的,而是生育率為1.2時造成的。情況會變得更糟。”
經濟學家指出,韓國面臨着嚴峻的財政挑戰,因為政府不得不支持迅速老齡化的人口。根據韓國保健和社會事務研究所的數據,由於勞動適齡人口在未來25年內將減少近35%,2050年韓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比2022年減少28%。
到2030年,65歲人口的比例將上升到25.5%,到2070年將上升到46.4%。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40.4%的65歲以上韓國人已經生活在相對貧困中,這一比例在發達國家中是最高的,而韓國的國家養老基金預計將在30多年後耗盡。
(圖源:OECD、金融時報)
法國興業銀行駐首爾的經濟學家吳淑泰(Oh Suk-tae)表示:“韓國正面臨着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隨着人口減少,韓國很快就會出現負增長。在醫療保險、公共養老金、教育和軍事人力方面將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
據政府統計,韓國新婚夫婦的平均負債總額為12.4萬美元。除了名牌大學和大公司的有限名額以及住房的激烈競爭外,年輕人還面臨着私人學費不斷上漲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的一些企業也在加大鼓勵力度。
韓國商工會議所就業和勞動政策小組組長柳一鎬(Yoo Il-ho)說:“企業充分意識到,他們需要在解決低生育率問題上發揮作用,他們正在努力改善企業文化,以便讓員工更容易通過平衡工作與生活來工作和養育孩子。”
一些公司的激勵措施似乎取得了成功。零售巨頭樂天(Lotte)自2012年推出強制性產假和陪產假計劃以來,員工的生育率超過了2。樂天的女性員工除了享有國家規定的三個月產假外,還可享受兩年的產假。
但專家警告說,經濟激勵措施並非總能奏效。根據韓國議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從2006年到2023年,韓國在從現金支付到補貼保姆服務和不孕不育治療等政策上花費了2700億美元。
韓國保健和社會事務研究所人口監測中心主任李相廉(Lee Sang-lim)說:“曆屆政府都將此視為成本問題,但相對富裕的韓國人也沒有生孩子。”
李相廉說:“問題在於韓國年輕女性和男性都面臨着巨大的競爭壓力,無論是在教育、勞動力市場還是在住房市場。他們從小除了學習什麼都不做,看着母親為讓他們進入課外學校而掙紮,看着父親為掙足夠的錢而掙紮。其結果是,他們對家庭概念的依戀減少了,他們不希望自己和孩子過同樣的生活。”
許多專家還提到,根深蒂固的社會觀念,使女性難以在建立事業的同時養家糊口。
41歲的首爾中學教師尹素妍(音譯)說:“如果我有了孩子,那只會意味着更多的爭吵,因為我的生活將淪為保姆和家務。我不得不在事業和孩子之間做出選擇。”
盡管富榮的7.5萬美元獎勵令人印象深刻,但這甚至還不到尹素妍所說的她所需要的一半:“我媽媽希望我有個孩子,所以我開玩笑地告訴她,如果她給我20萬美元,我就生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