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調查:各國央行去美元化未果,人民幣儲備份額下降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ING調查:各國央行去美元化未果,人民幣儲備份額下降

文 / Heidi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4月10日),荷蘭國際集團(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ep N.V.,簡稱ING)表示,盡管有警告稱各國央行正在削減美元儲備,但去年全球經濟市場並未與美元脫鉤。

在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COFER數據(追蹤外匯儲備資產的貨幣構成)調整重估影響時,美元在這些持有資產中所占的份額實際上出現了小幅上漲。

ING首席經濟學家德米特里·多爾金(Dmitry Dolgin)指出:“如果我們將整個曆史數據集視為全球匯率固定在2023年底水平,則可以看出美元在配置儲備中的份額去年增加了0.2個百分點,達到了58.4%,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年度增加。”“此外,美元持有量在實物方面增加了2270億美元。”

這打破了各國中央銀行對其美元敞口感到不安的想法,他們曾在觀察到俄烏危機後對其美元持有量進行制裁。分析人士還指出,各國中央銀行對黃金的巨大需求是去美元化的另一證據,但ING發現,這種需求已經穩定了大約十年。相反,去年的購買黃金的行為更多地是對貨幣持有的追趕。

多爾金說:“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IFS數據來看,我們看到很少跡象表明黃金比法定貨幣更受歡迎。”“盡管黃金的頭寸份額從2023年的14.4%增加到了15.9%,但這整個增長都是由於重新估值效應。假設黃金價格在2023年底保持不變,黃金的份額在2023年並沒有改變。”

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儲備份額出現下降,盡管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俄烏衝突。在2022年之前,俄羅斯持有全球人民幣儲備的三分之一,但面對預算赤字時被迫出售。

多爾金說:“全球儲備中的人民幣化可能在俄羅斯之外也已經放緩。”這種貨幣經常被認為是與美元競爭的新興挑戰者,ING承認,廣泛的人民幣化仍然是中國貨幣政策的議程之一。

人民幣在去年在國際金融中取得了進展,其在SWIFT金融系統中的全球支付份額激增。ING表示,這可能是暫時的,因為人民幣在貿易融資中的角色已經開始在2024年變得溫和,“尚需觀察這是否代表了趨勢的逆轉,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但這里的情況似乎與俄羅斯與中國貿易在2022-2023年迅速增長,以及今年年初中國銀行報告的與俄羅斯相關交易出現遲延的跡象有些相關。”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