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展望:這些央行今年下半年降息,人工智能對就業造成衝擊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展望:這些央行今年下半年降息,人工智能對就業造成衝擊

文 / Heidi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展望,隨着通脹下降,全球多個央行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降息

IMF在周二(4月16日)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經濟增長將保持韌性。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2%,比1月份的預測高出百分之一。

現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只有10%——定義為增長下降到2%以下。

允許央行開始降息的因素是,預計通脹將在今年繼續下降,全球總體通貨膨脹預計將從去年的6.8%下降至今年的5.9%,明年下降至4.5%。

全球通貨膨脹下降的原因在於所謂的“核心”通脹——即排除了波動性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商品價格——受到了高利率、就業市場疲軟和能源價格上漲緩解的影響。

然而,這一預測是在伊朗襲擊以色列之前做出的。IMF在報告中警告稱,中東衝突的任何升級都可能改變這一趨勢

IMF的降息展望在全球不同地區並非完全相同。美國和歐洲以及其他發達國家之間通貨膨脹和增長的分歧可能意味着這些地區央行的時間表不同。

預計歐洲央行將在6月份啟動全球主要央行的第一次降息。

美國仍然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因為投資者繼續推遲對何時降息的預期,原因是通脹數據高於預期,經濟表現出人意料的韌性。

IMF將美國今年的增長預期上調了0.6%,至2.7%——高於美聯儲預計的2.1%,然後在明年放緩至1.9%,因為逐漸收緊的財政政策和就業市場的疲軟將減緩需求。

相比之下,歐元區的複蘇速度要慢得多,這反映了高能源價格和較弱的生產率增長的持續影響。

歐元區經濟增長預計將從去年估計的0.4%的低增長率恢複,上升至今年的0.8%,並在2025年達到1.5%。

盡管全球經濟預計今年和明年將繼續穩步擴張,但與曆史水平相比,這一增長仍然較弱。中期展望也是幾十年來最低的。

IMF的分析顯示,生產率的顯著和廣泛放緩占到發達和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的一半以上。

另一個因素是預計GDP人均增長率將從全球金融危機前的3.1%下降至2.1%,這可能會拖累生活水平。

預計隨着人口老齡化和企業投資疲軟,勞動力參與率也將下降。

隨着俄烏危機後新貿易集團的出現,全球貿易也有所下降,導致更多的分裂,以及中美之間貿易聯系的減弱。

中國經濟預計今年將從去年的5.2%放緩至4.6%,並在明年進一步放緩至4.1%。

IMF表示,人工智能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促使投資增加,而在中期,人工智能可能會提高工人的生產力和收入,並促進增長。但人工智能也可能導致就業崗位的流失和不平等。

IMF表示,在發達經濟體中,人工智能可能影響約60%的工人,其中約一半的人面臨着生產力和收入的提高。另一半可能會看到其工作需求和工資降低。

IMF估計,人工智能可能影響新興市場經濟體約40%的就業崗位,但這些經濟體從提高生產率方面的潛力較小。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