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巨額關稅打擊中國制造 加拿大是否跟進?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美國巨額關稅打擊中國制造 加拿大是否跟進?

文 / Heidi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加拿大正在關注美國總統喬·拜登本月早些時候對中國制造的電動車征收的巨額新進口關稅,但並未承諾在加拿大采取類似措施。

目前,中國品牌在加拿大的電動車市場中並不占據主導地位,但由於特斯拉將其在加拿大銷售的電動車生產從美國工廠轉移到上海制造廠,過去一年中進口量大幅增加。

加拿大汽車制造商協會(CVMA)表示,中國電動車制造商已經在歐洲取得了重大進展,並且正準備進軍北美市場。

“這可能即將發生,”CVMA主席布萊恩·金斯頓(Brian Kingston)在接受《加拿大新聞社》(The Canadian Press)采訪時表示。

他並不主張加拿大具體效仿美國的關稅政策,指出存在中國報複的風險。但他表示,加拿大不能與美國的政策差距過大。

“我們始終需要對齊我們的政策,”金斯頓說。

喬·拜登總統於5月14日將對中國制造的電動車的美國進口關稅提高到100%,理由是中國政府對中國電動車制造商的不公平補貼。他還提高了對包括太陽能電池、電腦芯片、醫療設備和鋰離子電池在內的多種中國產品的關稅。

目前,加拿大對中國制造的車輛征收6%的關稅,但這些車有資格獲得最多5000加元的電動車聯邦補貼。

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以及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在美國采取行動後都表示了對關稅的考慮,但沒有人承諾效仿。

“我們密切關注美國的動向,”特魯多於5月21日表示,當時他剛與美國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在服務員工國際聯盟會議的間隙會面。

根據特魯多的工作人員的說法,經濟關系和供應鏈是那次對話的關鍵部分。近年來,加拿大和美國在電動車產業上一直在對齊,包括關鍵礦產、電池和電動車制造本身。

加拿大已在電動車產業上大幅投資,過去兩年為Stellantis、大眾和本田的電動車電池和車輛制造廠投資了300億加元。

這一努力主要是為了阻止中國在北美著名的汽車工業中占據一席之地。該行業占美國經濟的近5%和加拿大的超過2%。

近1000萬美國人和50萬加拿大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汽車行業。

展望未來,電動車在該行業中占據的份額越來越大,加拿大規定2026年所有銷售車輛中電動車必須占五分之一,到2030年達到五分之三,到2035年達到100%。

2023年,加拿大全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占新車注冊總量的近11%,高於2022年的8%。

美國希望到2032年大約三分之一的新車銷售為電動車,但加拿大尚未規定這一目標。

金斯頓表示,目前,加拿大的工業政策在多個方面與美國不一致,包括電動車銷售規定,他希望這一規定結束。但他表示,目前加拿大的工業策略並不關心電動車的制造地。

“這是一個問題,”金斯頓說。

雖然目前中國汽車公司在北美沒有銷售,但價格更便宜的電動車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已經大幅增長。

在德國,一輛中國的MG4電動車起價約為4.2萬加元,而類似的大眾ID3電動車起價近6萬加元。

2022年,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電動車市場份額為4%,而2019年不足0.5%。歐洲倡導組織交通與環境分析認為,今年這一份額將在歐洲達到11%,到2027年達到20%。

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啟動了對中國電動車補貼的調查,目的是實施進口關稅。

“公平競爭是好的,”馮德萊恩在3月表示。

“我們不喜歡中國以大規模補貼的電動車淹沒我們的市場。我們必須應對這一問題,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產業。”

金斯頓表示,加拿大應考慮在中國電動車進入加拿大市場之前,對中國電動車補貼行為進行反傾銷調查。

金斯頓表示,加拿大不需要立即效仿美國的關稅,但應該準備好在情況發生變化時這樣做。

“我們絕對需要為中國電動車的激增做好準備,”他說。“我們應該確保在需要增加關稅時有手段可用。”

在2023年之前,中國制造的電動車在加拿大市場中占比非常小,2022年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總值為8400萬加元,占電動車進口總值的1.2%。

然而,2023年,由於特斯拉將其為加拿大生產的車輛從加州轉移到中國,這一數值躍升至22億加元。特斯拉目前占據加拿大電動車市場份額的近三分之一。

這使得中國僅次於美國,成為加拿大電動車進口的第二大來源國,進口額為28億加元。

特斯拉做出這一改變是因為它需要將大部分美國銷售的車輛轉回美國工廠生產,以確保它們符合僅適用於在北美制造的電動車的豐厚稅收抵免。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