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人民幣“挑戰”美元仍面臨很大障礙,主要原因是TA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南華早報》:人民幣“挑戰”美元仍面臨很大障礙,主要原因是TA

文 / Dana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南華早報》報道稱,盡管北京決心推動人民幣在海外的使用,但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貿易夥伴不願意使用人民幣”,因為“政策和市場風險不可控”。

根據第一季度跨境人民幣洞察報告,約47.7%的受訪企業表示,貿易夥伴對使用人民幣缺乏興趣是人民幣普及的主要障礙。該報告結果由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智庫於周一(5月27日)聯合發布。

在受訪者中,對於人民幣替代美元,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難度與一年前相比沒有變化,而約11%的人認為有所加劇。

3月份共調查了1657家企業,其中私營企業約占71%,國有企業約占13%,外資企業約占15%。

調查結果反映出北京方面面臨的挑戰,即試圖將人民幣轉變為一種能夠挑戰美元全球霸權的全球貨幣,這使得華盛頓方面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實施嚴厲制裁並發動其他形式的金融戰。

(圖源:南華早報)

中國央行衡量的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自2009年以來已有較大提升,但在貿易結算、國際支付、外匯交易和央行外匯儲備等方面,人民幣仍然遠遠落後於美元和歐元。

新的調查發現,其他障礙包括人民幣匯率波動、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利差以及跨境資本流動障礙。

超過63.84%的受訪者認為“政策複雜”是主要障礙,超過40%的受訪者認為困難在於“法律法規的兼容性”和“資金流動障礙”。

近三成受訪者認為人民幣“投資範圍有限”,約兩成受訪者指出人民幣“缺乏對衝工具”。

長三角一家歐洲醫療器械公司的運營總監George Lu表示,許多原始設備制造商 (OEM) 會從其海外總部收取美元付款,然後將這些錢兌換成人民幣以支付生產和運營成本。多餘的人民幣則存放在中國的銀行賬戶中。

他說:“我們銀行賬戶里的人民幣金額只用於短期理財產品,等匯率好的時候再兌換回美元。”

“我們暫時不考慮其他人民幣業務,因為政策和市場風險不可控。”

廣州一家數碼印刷生產商Kent Liu在美洲和東南亞都設有工廠,他說:“東南亞客戶更有可能用人民幣結算,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主要來自中國。其他海外市場的客戶目前更傾向於用美元結算,因為人民幣在他們國家投資時仍然不太有用。”

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從事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或從事人民幣相關的外匯交易。

然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銀行開展了離岸人民幣貿易融資、人民幣存款或人民幣理財業務。

對於第二季度的計劃,近80%的銀行沒有增加人民幣結算量的計劃;近10%的銀行計劃增加10%以內;9%的銀行計劃增加10%至50%;僅有2%的銀行計劃增加50%至100%。

報告認為,全球經濟政治不確定性上升,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等均對跨境人民幣結算產生重大影響。

會議要求,商務部將進一步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降低交易成本,支持新型外貿企業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增強人民幣融資功能,推動人民幣在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主要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使用。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