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觀點!財務主管:黃金官方數據“不可靠” 中國6年內儲備數據存在很大誤差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罕見觀點!財務主管:黃金官方數據“不可靠” 中國6年內儲備數據存在很大誤差

文 / 小蕭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黃金反壟斷行動委員會(Gold Anti-Trust Action Committee)秘書兼財務主管克里斯·鮑威爾(Chris Powell)表示,黃金官方數據不可靠,中國6年內儲備數據存在很大誤差。他認為,如果世界相信官方黃金數據,它就永遠不會自由。

最近幾天,類似的新聞頭條對貨幣金屬行業造成了沉重打擊,即黃金價格上漲之際,甚至中國央行也停止了購買。

世界黃金協會(WGC)在周四(6月13日)稱,中國人民銀行(PBoC)報告指出,5月份沒有購買黃金,其18個月的購買勢頭就此結束。目前,中國官方黃金總持有量仍為2264噸,占全國總儲備的4.9%,為曆史最高水平。

克里斯寫道:“根據最近的報告,中國央行的黃金購買熱潮是近期金價創下曆史新高的主要推動力。然而,金價似乎已經變得如此昂貴,甚至連中國人民銀行都暫停了購買。官方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黃金持有量與上月持平,這意味着央行沒有購買黃金。”

“荷蘭銀行(ING Bank)大宗商品策略師Ewa Manthey寫道,中國人民銀行的暫停令黃金面臨更多下行壓力。中國央行的黃金購買量實際上從4月份就開始放緩,當時僅購買了6萬盎司黃金。這比3月份的16萬盎司和2月份的39萬盎司有所下降。在上個月暫停購買之前,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18個月購買黃金,成為全球最大的機構買家。”

克里斯強調,主流金融新聞機構似乎還沒有注意到,有關黃金儲備的官方聲明,說得客氣一點,是不可靠的。

(來源:GoldSeek)

他提出市場較為罕見的觀點解釋,中國人民銀行沒有報告5月份購買黃金的情況,並不意味着該銀行或中國政府當月實際上沒有購買黃金。這只意味着央行沒有報告5月份購買黃金的情況。該銀行或中國政府的其他機構可能在5月份購買了大量黃金,但只是沒有報告。

“也許是因為中國想突然壓低金價,使購買更容易、更便宜,或者想迫於美國的壓力,不要讓金價上漲得如此之快,”他預測道。

“我們以前經曆過這事。”

“2009年4月,中國宣布其黃金儲備從600噸增加到1054噸,增幅達到76%,引起轟動。此前六年,中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的黃金儲備只有600噸。難道中國只是在2009年4月宣布這一消息之前的一年才新增了這454噸黃金儲備嗎?”

他認為:“這不太可能,在一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官方購買如此多的黃金幾乎肯定會在價格行動或市場參與者的評論中體現出來。更有可能的是,中國在至少幾年的時間里購買了2009年4月報告的454噸黃金,主要是通過購買中國自身快速增長的黃金開采業生產的黃金,但沒有宣布或向IMF報告。這些黃金可能一直由中國政府實實在在地擁有,但存放在國有商業銀行或央行以外的政府實體的賬簿上,這本來很容易安排。”

“因此在長達6年的時間里,中國官方的黃金儲備數據存在很大誤差。”

次年,即2010年,沙特阿拉伯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2010年6月,世界黃金協會報告稱,沙特的黃金儲備在短短兩年內增長了126%,從143噸增至323噸。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在其外匯儲備中做出如此新的黃金儲備承諾也引起了轟動,這意味着沙特對石油美元的忠誠度有所降低。

但在沙特宣布大幅增加黃金儲備幾周後,沙特阿拉伯貨幣管理局局長穆罕默德·賈西爾(Muhammad al Jasser)向科威特的新聞記者堅稱,沙特阿拉伯最近並沒有購買6月份報告中提到的黃金,而是一直把多餘的黃金存放在他所謂的“其他賬戶”中。也就是說,這些黃金存放在未正式報告的賬戶中,就像中國黃金賬戶的真實情況六年來一直沒有正式報告一樣。

今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拒絕回答美國西弗吉尼亞州共和黨眾議員亞曆克斯·穆尼提出的問題,即最近是否有任何外國托管黃金從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匯回,官方對黃金儲備的含糊其辭今年仍在繼續。

克里斯指出,鮑威爾一度無視穆尼的信。最終,鮑威爾被迫承認了這一點,但他只是無視了有關遣返的問題。

他提到,GATA在2012年12月獲得的1999年3月IMF秘密工作人員報告,全面指控了央行的官方黃金數據和央行對黃金的幹預。IMF秘密報告稱,西方央行隱瞞了黃金掉期和貸款,以促進其對黃金和貨幣市場的秘密幹預。

IMF秘密報告不僅證實各國央行通過互換和租賃暗中幹預黃金市場,而且證實任何官方央行黃金數據都毫無根據。IMF允許其成員國計算其租賃和互換的黃金,就好像這些黃金仍放在他們的金庫中,沒有任何抵押,但實際上這些黃金可能已經離開金庫或有多個債權人。

也就是說,IMF秘密報告顯示,各國央行黃金儲備存在重複計算甚至更嚴重的問題。

最近有報道稱中國已於5月份停止購買黃金,而黃金價格對此的誇張反應再次表明,盡管各國央行和政府擁有創造和部署無限貨幣的權力,但這並不是他們最大的權力。他們最大的權力是控制主流金融新聞機構,這些機構從不提出或強調有關黃金的最明顯的批評性問題,而只報道央行和政府希望報道的內容。

也許這些新聞機構感覺到了,或者他們被坦白地告知了中央銀行和政府所知道的事情:國家黃金儲備的真實規模、位置和配置是比核武器的真實規模、位置和配置更為敏感的秘密。因為核武器只能摧毀世界,而控制黃金意味着控制所有地方的所有金融估值,所有資本、勞動力、商品和服務的價值,因為黃金的價值與政府貨幣的價值相反。

克里斯總結稱:“如果它能知道所有官方黃金的真正去向以及它們是如何部署的,世界就幾乎自由了,即使是名義上的民主政府也不希望這樣。”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