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上周美國宣布對莫斯科交易所及其子公司實施制裁後,俄羅斯盧布兌人民幣連續第五天走強。
人民幣兌盧布匯率自 2023 年 5 月以來首次跌破 11 盧布,周三(6月19日)在莫斯科交易中下跌逾 5%,隨後收複部分失地。周二,人民幣兌盧布下跌逾 4%,創兩年多以來最大跌幅。
美國對俄羅斯主要交易所實施的新限制措施迫使該交易所停止使用美元和歐元進行交易。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教授葉夫根尼·科根表示,市場參與者擔心人民幣將遭遇同樣的命運,因此正在擺脫人民幣。
(圖源:彭博)
俄羅斯工業銀行分析師葉夫根尼·洛克秋霍夫 ( Evgeny Loktyukhov)表示,人民幣需求非常疲軟有幾個原因。其中包括進口商用人民幣付款存在問題,外國公司不願改用人民幣付款,以及無法通過外匯交易進行大量兌換交易。
自從美國加大對俄羅斯友好國家的壓力以來,阿聯酋、中國和土耳其的一些銀行已經加強了對俄羅斯同行的付款限制,使貿易變得複雜。俄羅斯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俄羅斯的進口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 130 億美元。
美國最新一輪制裁還針對數十家中國企業,這可能會加劇從中國進口的形勢。
與此同時,由於出口商強制出售外匯收入以及俄羅斯央行的日常運作,本地市場上的人民幣供應仍然很大。
強勢盧布可能有助於央行對抗該國加速的通貨膨脹,但也會給出口收入帶來壓力,並減少國家預算收入。
BCS 經濟學家 Ilya Fedorov 表示:“盧布兌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和持續時間將取決於官員的行動。俄羅斯央行可能會停止幹預,直到局勢穩定下來,或者政府可能會降低對出口商強制出售外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