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全球使用量飆升!港媒:國際化指數超越英鎊、日元 原因是……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人民幣全球使用量飆升!港媒:國際化指數超越英鎊、日元 原因是……

文 / 小蕭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人民大學最新研究顯示,由於人民幣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和持續的高質量經濟發展,2023年人民幣的海外使用大幅增長。據悉,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超越英鎊和日元,但與美元仍有差距。

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中國人民大學上周六(7月27日)發布報告顯示,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旨在追蹤人民幣在全球的表現,該指數顯示,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將同比增長22.9%。

報告稱:“隨着一個國家金融體系質量在服務全球供應鏈過程中的提高,使用該國貨幣的基礎將得到鞏固。”

“盡管在艱難的外部環境下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受到抑制,但與其他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的國際化仍然強勁,”報告繼續指出。

中國不斷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和風險防範,穩步、審慎地擴大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

報告顯示,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平均得分為6.27,而同期美元國際化平均得分為51.52,歐元國際化平均得分為25.03。得分越高,國際化程度越高,但報告並未透露最高得分是多少。

人民幣在該指數中的排名高於英鎊和日元,後兩個指數得分分別為3.76和4.4。

(來源:Bloomberg,SCMP)

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12年開始編制該指數,收集人民幣在貿易結算、金融交易以及作為其他國家官方儲備貨幣使用方面的數據,旨在確定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院長、教授Tu Xinquan在5月份撰文指出,中國方面不斷努力優化跨境貿易結算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他補充道:“各省建立的跨境金融結算平台有效吸引了眾多金融機構,提高了企業收付款效率,拓寬了投融資渠道,推進了人民幣國際化。”

盡管勢頭強勁,但中國人民大學的報告警告稱,人民幣國際化未來仍面臨挑戰,包括來自中國經濟的壓力、持續的地緣局勢風險、人民幣資產的回報率相對較低、以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相對較弱。

報告稱: “應該利用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來穩定供應鏈並保護其免受風險。”

“應提高跨境支付系統合作夥伴的服務質量,同時應加大對‘一帶一路’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項下貿易活動的支持。”

國際支付結算系統SWIFT發布最新月報顯示,今年6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占比4.61%,較5月增加0.14個百分點,連續第8個月位居全球第四支付貨幣地位。與2022年11月的占比僅為2.37%相比,6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幾乎翻了1倍。

目前在中國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跨境交易總額中,有近一半使用人民幣結算。主要離岸人民幣市場存款近1.5萬億元。

2022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將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SDR)中的權重由2016年確定的10.92%,進一步上調至12.28%,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日漸重視。

觀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的原因是什麼?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首先是因為中國貿易投資體量龐大,是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國、第二大商品進口國,是利用外資大國和對外投資大國;其次是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保證了人民幣的信用,加上加快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國際化不斷提高,有利於吸引外資增配人民幣金融資產。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