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周一(9月30日),《商業內幕》報道稱,自上周中國推出激進刺激措施以提振疲弱的經濟和市場以來,懷疑論者紛紛湧現。
他們表示,這還不足以扭轉中國面臨的諸多問題——包括嚴重的房地產危機和高昂的青年失業率。
盡管如此,交易員、投資者和投機者仍推動中國股市創下近十年來的最佳月份表現,這表明市場參與者認為北京方面的舉措是“火箭筒”。
周一,中國內地基準滬深 300 指數收盤上漲 8.5%,創下 2008 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香港恒生指數一度上漲 4.2%。
漲幅如此顯著是因為在上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中國股市一直處於長期低迷狀態。
瑞穗亞洲(日本除外)宏觀研究主管維什努·瓦拉坦 (Vishnu Varathan) 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人民銀行和政治局都傾向於為房地產市場提供支撐,提振股市,並為家庭提供支持,這些舉措都達到了正確的效果。”
中國人民銀行的股市刺激措施不同尋常。
官方媒體《中國證券報》周一在一篇社論中解釋了這一舉措背後的想法。
社論指出:“資本市場不僅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更是投資者情緒的‘溫度計’。”並指出股市與經濟情緒之間存在着負反饋的惡性循環。
該媒體寫道:“提振資本市場是增強信心的重要突破口。活躍的股市和增強的投資者信心將改善經濟發展的預期。”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甚至在宣布刺激措施時表示,如果通過股票掉期和股票回購貸款等方式支持的股市措施被證明有效,當局將考慮向系統注入更多流動性。
潘基文並未闡明成功的定義,也沒有對當局可以注入的額外流動性數量設定限制。
“換句話說,國家實際上是在告訴投資者,中國股市不會繼續下跌,中國將提供‘無限彈藥’來支持股市,”在 Smartkarma 平台上發表文章的獨立分析師 Criss Wang 周一寫道。
她補充道,一旦資本市場穩定下來,整體情緒就會改善,並促進經濟發展。
新策略和工廠活動的萎縮
Global Data.TS Lombard 經濟學家在上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銀行最近的幹預“明顯背離了之前的政策”。
由於中國經濟面臨重大的基本面挑戰,這種戰略從長遠來看是否有效仍是一個問號。
周一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 9 月份工廠活動連續第五個月萎縮。
但金融市場變化無常,交易日益自動化,因此反彈可能還有空間。
瑞穗的瓦拉坦寫道:“中國協調刺激措施帶來的緩解正體現為‘風險開啟’,並能產生自身的勢頭。”
香港證券交易所周二將因公眾假期休市。
中國大陸股市將於周二至周一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