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路透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美國可能在明年初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近40%的關稅,這可能會導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下降至多1個百分點。這是自11月5日特朗普在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以來,路透社首次針對中國經濟進行的民意調查,調查還預測,特朗普將拒絕對中國商品一律征收60%的關稅。
特朗普將於2025年1月就職,他在競選期間承諾將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高額關稅,作為“美國優先”貿易措施的一部分,這導致中國方面感到不安,並加大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風險。
(來源:Reuters)
不僅美國威脅征收的關稅稅率遠高於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征收的7.5%-25%的稅率,而且由於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債務風險和國內需求疲軟,美國經濟的狀況也更加脆弱。
路透社在11月13日至20日對50多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無論中國境內還是境外)經濟學家預計,特朗普將在2025年初實施關稅,其中預估中值為38%,預測範圍為15%至60%。
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預計2025年初不會對中國商品征收60%的全面關稅,因為這可能會加速美國的通脹。
澳新銀行首席經濟學家Raymond Yeung表示:“我們預計新美國政府將恢複特朗普1.0的原計劃。”
他估計,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可能提高32%至37%。
分析師表示,中國決策者自9月底以來加大刺激措施以促進經濟增長,明年他們將面臨更大壓力,需要刺激內需來抵消預期的出口下滑——出口是今年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動力。
對於對中國可能產生的影響,民意調查預測,美國新的關稅將導致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率下降約0.5-1.0個百分點。
不過,目前,接受調查的大多數經濟學家仍將今年和2025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中值維持在4.8%和4.5%,與美國大選前的預測一致。
預計2026年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至4.2%。
他們正在等待特朗普政府的中國貿易政策,這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前景展望下調。
星展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Mo Ji表示:“盡管美國新關稅可能會使GDP增長減少多達1個百分點,但隨着全球需求保持強勁,出口將成為增長的重要支柱。由於房地產價格下跌和失業率上升帶來的財富效應,消費仍將低迷。基礎設施投資將推動固定資產投資溫和複蘇,盡管私人投資滯後。”
絕大多數經濟學家(23名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中的19名)表示,中國政府最近宣布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對經濟影響不大,需要采取更多刺激措施。只有4名經濟學家表示,這些措施將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政府希望,9月底以來出台的刺激政策能幫助經濟實現今年5%左右的政府增長目標。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可能會在未來幾周推出新的刺激措施,以幫助緩解經濟受到與美國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他們預計,盡管有政策支持,經濟放緩的軌跡仍將繼續。
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Jian Chang表示:“我們認為中國政府仍有時間監控和應對美國的政策及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然後在稍後階段推出政策應對措施。”
接受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還將明年消費者價格通脹率預測下調至1.1%,2026年預測為1.4%,低於10月份調查中預期的1.4%和1.6%。
調查顯示,預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將在明年初將其關鍵政策利率——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20個基點至1.30%,下半年將再下調10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