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知名金融博客Zero Hedge報道稱,根據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中國秘密購買了大量黃金,且數量比官方報告多10倍。
(截圖來源:Zero Hedge)
大約一個月前,高盛分析師Lina Thomas預測,到2025年底,金價可能達到3,000美元/盎司。她基於一個關鍵觀察得出這一結論:全球央行(尤其是中國央行)一直在穩步購買黃金。然而,她的預測引起懷疑,一個常見的反駁觀點是,如果美元繼續走強,黃金不太可能繼續上漲。畢竟,所謂的“特朗普交易”和其他全球市場說法都表明,強勢美元往往會抑制金價上漲。
但Thomas反駁了這些質疑。在最近由Zero Hedge提供的一份報告中,她概述了為什麼她認為即使美元保持強勁,金價仍會上漲。她着重闡述了四個要點:
1.美聯儲降息是關鍵,而不是美元
高盛的經濟學家預計,即使全球貨幣環境寬松,美元保持相對強勢,美聯儲仍將降息。Thomas認為,推動黃金投資者需求的不僅僅是美元,而是美聯儲的政策轉變。如果美聯儲像高盛預期的那樣降息100個基點,單是這種情況就能將金價推高7%左右。即使美聯儲變得不那麼鴿派,只再次降息一次,金價仍有可能接近2,890美元/盎司。
2.各國央行的結構性黃金購買
Thomas認為,美元走強會阻止各國央行購買黃金的觀點與數據不符。事實上,新興市場央行經常將美元儲備兌換成黃金,尤其是在本幣走弱的時候,因為這有助於增強對本國金融體系的信心。無論美元走強,這種動態都支撐着穩定的黃金需求。
3.黃金和美元作為不確定性對衝工具
當全球不確定性很高時(比如貿易戰、政治不穩定或不斷升級的關稅),美元和黃金在曆史上都會一起上漲。它們可以在風雨交加的世界中起到雙重對衝作用,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其中一個不一定會排擠另一個。
4.人民幣疲軟對中國零售需求的中性影響
即使中國的貨幣面臨壓力,更廣泛的金融寬松措施到位,Thomas預計中國的零售黃金需求將保持穩定。中國較低的利率可以促進黃金購買,抵消以人民幣計價的更昂貴黃金價格的抑制作用。
綜合這些觀點,Thomas認為,高盛樂觀的黃金前景面臨的最大風險根本不是美元。相反,主要的威脅將是美聯儲不會像預期的那樣大幅降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聯儲更少的降息可能意味着經濟運行更熱,最終可能導致更多的通脹和更高的金價。不過,眼下的焦點是各國央行,而中國在這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中國購買的黃金數量比承認的要多
最近的數據已經證實Thomas理論的一個關鍵部分。高盛對央行和機構在倫敦場外交易(OTC)市場購買黃金的研究顯示,10月份的購買量高達64噸。這遠高於2022年前17噸左右的平均水平。最令人驚訝的是,中國似乎是最大的買家,占了其中的55噸。
為什麼這是值得注意的?因為北京方面的官方報告稱,他們當月只增加了5噸。這是高盛分析結果的十分之一。兩年前俄羅斯外匯儲備遭凍結,似乎是對新興經濟體央行的一個警告。它強調了持有外國政府無法觸及的儲備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大舉購買黃金?
長期以來,新興市場央行一直將黃金視為一種安全保障。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領導人對其在美國的大規模投資表示擔憂,質疑其美元計價資產的長期安全性。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擔憂加上日益加劇的制裁風險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促使中國和其他國家實現儲備多樣化並積累黃金。與貨幣或債券不同,黃金不能輕易被外國實體“凍結”,這使其成為防範未來金融黑天鵝的一種保險政策。
烏克蘭衝突後,美國及其盟友凍結了俄羅斯央行的資產,這發出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如果你是一個新興市場的央行行長,尤其是一個對西方影響心存警惕的國家的央行行長,那麼黃金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安全。黃金購買量飆升,而且這一趨勢似乎沒有放緩的跡象。
還有什麼支持這一觀點?
這股黃金購買熱潮會持續下去嗎?這是可能的。即使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有所緩解,凍結儲備的先例也已經樹立。與美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新興市場央行持有的黃金在其外匯儲備中所占比例要小得多。美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儲備大部分是黃金。這一差距表明,還有大量的買入空間。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2024年的一項調查,81%的央行預計明年全球黃金儲備總量將增加。沒有央行預計會減少。近三分之一的受訪央行計劃增加黃金儲備,這是自2018年該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比例。
這對金價意味着什麼?
對於高盛預測到2025年底金價將達到3,000美元/盎司的預期,各國央行(尤其是中國)的這些秘密大規模購買行為,為金價提供重要支撐。如果他們每月對央行購買量的“即時預測”每月比預期多出約10噸,這可能會將預測推高約50美元/盎司,使金價更接近3,050美元/盎司。另一方面,如果美聯儲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降息,金價預測可能會比基線情景下降100美元左右。
不管怎樣,各國央行對黃金平靜但持續的需求(以中國謹慎的囤積為主導)強化了黃金的長期走勢仍將明顯上升的觀點,尤其是在各國央行對一個日益不確定的世界進行對衝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