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在美國技術限制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中國競相發展國內半導體光刻技術,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CIOMP)為博士研究人員提供“不封頂”的薪酬。中國積極求得芯片制造設備研發員,終極目標取代ASML供應鏈,突破美國禁令下的困境。
據CIOMP微信公眾號消息,該所最新招聘信息顯示,該所面向光學、機械、電子、物理化學材料等領域的博士研究生,招聘“特別助理”崗位,工資“上不封頂”。
通知稱,該職位的工資可以“逐案協商,沒有上限”。
(來源:SCMP)
長春所還表示,中科院將向“優秀員工”提供高達400萬元人民幣,約合55萬美元的科研補助,此外還提供10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補貼。
這些慷慨的條件反映出中國正不遺餘力地吸引年輕人才,這也是在美國貿易制裁的情況下提升國家芯片制造技術能力的努力之一。
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這也表明中國希望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例如全球最大的先進芯片制造設備供應商ASML Holding。為了遵守美國出口管制規則,這家荷蘭公司一直無法向其中國客戶出售其極紫外(EUV)光刻系統。
The Register此前消息稱,盡管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ASML仍將在中國開設工廠。
這家先進光刻設備供應商在其最新的年度報告中披露,其計劃於2025年在中國開設一家再利用和修複中心,並認識到中國大陸與台灣並列成為其最大市場之一的重要性。
這是一個對從現場返回的系統進行修複和再利用的設施,因此該單位無需從頭開始制造。
由於零部件在跨境運輸過程中可能面臨多重關稅,美國或荷蘭可能實施此前沒有實施的額外出口管制限制,此類回收中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美國在2024年12月擴大了對芯片制造技術供應商的限制範圍,將計量技術(使用電子束、X射線等對半導體材料進行精確測量和驗證)和軟件也納入其中。與此同時,更多晶圓廠(主要是中國)也被列入了出口黑名單。
作為報複,中國方面在今年1份啟動了一項調查,以決定美國對芯片制造商的補貼是否損害了中國半導體公司的利益並構成不合理的貿易行為。
ASML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極紫外光刻設備供應商,該設備用於制造先進芯片,芯片尺寸更小,可以容納更多電路。幾年前,荷蘭政府禁止向中國出口此類產品。
來自中國的最新報告表明,當地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了一種產生13.5納米波長光的方法——與ASML的EUV套件相同——並且正在努力生產自主研發的技術以規避出口禁令。
據TechPowerUp報道,中國巨頭華為正在東莞市的一家工廠測試該系統,試生產計劃從2024年9月開始,並計劃於2026年實現量產。據說它使用一種稱為激光誘導放電等離子體(LDP)的技術,據稱比ASML的激光產生等離子體(LPP)技術更簡單、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