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在美國政府政策風雲變幻的一周里,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展現了特朗普政府的雙重戰略布局。
周三(4月23日),這位前對衝基金經理同時向國際金融機構和中美貿易關系拋出重磅表態,勾勒出美國重塑全球經濟秩序的路線圖。
炮轟IMF與世界銀行:改革呼聲中的機遇論
面對國際金融研究所的精英聽眾,貝森特以尖銳批評拉開序幕。他將矛頭直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指責前者深陷"使命偏離困境",沉迷於氣候變化、性別平等議題而忽視核心職能;痛批後者改革進程遲緩,仍固守給中國"發展中國家"待遇的過時框架。
"這些機構拿着美國納稅人的錢,卻未能實現預設目標,"貝森特強調,"但退出並非選項,我們將運用領導力推動其回歸正軌。"
這番表態巧妙平衡了國內政治壓力。盡管保守派不斷施壓要求退出國際組織,貝森特選擇改革而非決裂的中間道路。他特別指出,中國作為"成年型經濟體"不應再享受特殊待遇,這為後續的中美博弈埋下伏筆。
設定中美談判門檻:對等降稅方有對話可能
在聚焦國際經濟秩序重塑的同時,貝森特為中美貿易談判劃出明確紅線。針對《華爾街日報》關於"美國可能單方面削減對華關稅"的報道,他予以堅決否認:"任何降稅都必須是雙向行動。"
數據顯示,美國當前對華商品征收145%關稅,中國反制稅率為125%,這種"相互加碼"的局面被貝森特形容為"準貿易禁運"。
盡管否定即刻行動,貝森特坦言當前關稅水平"如同經濟定時炸彈"。"當雙方都意識到引信在燃燒時,拆除工作自然會啟動。"他暗示,若三季度前能完成新稅法立法和監管改革,對等降稅可能成為現實選項。值得玩味的是,其透露的談判路徑——必須由特朗普與習近平直接操盤——凸顯最高層決策的敏感特性。
多線作戰中的戰略平衡
貝森特的政策藍圖遠不止中美棋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證實美國正與14國推進貿易協定,其中美印協議"接近終點線"。這種多點開花的策略,既為對華談判積累籌碼,也實踐着"美國優先"的競爭性合作理念。
對於國內關注的鮑威爾去留風波,貝森特展現出老練的政治態度。他將特朗普"等不及要炒掉"的社交媒體發生解讀為對2026年任期結束的期待,巧妙化解憲政危機疑雲。"市場需要的是確定性,而非捕風捉影。"
這番表態既維護總統權威,又給金融市場吃下定心丸。
中國回應與博弈前景
面對美方攻勢,中國外交部周三明確表態:"施壓戰術注定失敗。"這種強硬回應與貝森特主張的"經濟結構互補論"形成對照——美方期待中國轉向消費驅動模式,中方則堅持自主改革節奏。
分析人士指出,貝森特雙線出擊的戰略實質是重構規則體系:通過改革國際機構壓縮中國發展空間,借助關稅杠杆重塑貿易關系。
這種"制度戰"與"貿易戰"的結合,標誌着中美貿易進入新維度。隨着三季度政策窗口期臨近,全球經濟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