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香港正在加倍實施“零新冠”(Covid-Zero)戰略,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學會與病毒共存的時候,它的經濟受到打擊,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受到威脅。
當從美國到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在逐步減少對大流行病的限制時,香港正在實施自兩年多前首次出現新冠以來最嚴厲的措施。從周四(2月10日)開始,禁止兩人以上的公共集會,而私下里不能有兩個以上的家庭聚會,違反者將面臨至少5,000港元(642美元)的罰款。
許多健康專家說,這些禁令不太可能阻止高度感染性的Omicron病毒變體的傳播。周三(2月9日),據港媒報道,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報告,香港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161例,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其中1153例為本土感染病例,比三周前的14例大幅增加。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說,這一數字在3月份可能達到28,000。
隨着新冠感染人數不斷上升,當地居民、外籍人士和商界領袖對香港的經濟前景感到擔憂。
香港中小型企業協會名譽主席劉丹尼說:“我相信大多數政府官員都知道不可能維持‘零新冠’,但他們無能為力。香港正變得越來越像一個鬼城。”
香港大學法律教授、金融系統專家道格拉斯-阿納說:“香港處於最糟糕的境地,它既對中國其他地區關閉,也對世界其他地區關閉。”
雖然香港在新冠疫情的早期已經采取控制出入境的政策,並對返回的居民實行嚴格的檢疫規定,但在旅遊、商業和旅行自由方面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據香港旅遊局稱,2021年到香港的遊客數量”接近零”,而2018年的遊客數量超過了6500萬。一項香港移民局的數據顯示,2月1日,只有282名旅客通過所有港口抵達這個曾經熱鬧非凡的國際金融中心。
雖然失業率已從2021年2月的7.2%的17年高點降至3.9%,但新的限制措施將加重香港企業的負擔,特別是零售、旅遊和物流行業。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Allan Zeman)說,最新的遏制措施對酒吧和餐館的生意造成了破壞,蘭桂坊集團是香港酒吧區的主要業主。甚至在最近的Omicron病毒爆發之前,企業就已經感受到了痛苦。根據物業代理公司美聯國際有限公司的數據,去年第三季度,香港四個主要購物區有11%的商業空間是空的,而2019年同季度為7%。12月的零售額比三年前低26%。
嚴格的邊境管制正在推高香港的物價。香港對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八個國家的航班禁令遏制了水果、鮮花和食品的供應。此外,中國大陸的反病毒控制意味着卡車司機本周無法重新進入香港,促使新鮮產品的供應下降了70%之多。
香港經濟也面臨着進一步的壓力。上個月,星展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將其對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3%下調至2.4%,理由是政府的Covid-Zero政策以及隨着居民的永久離開,勞動力出現“驚人的”下降。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和美國銀行在政府公布更嚴格的限制措施之前,也於1月份下調了他們對香港經濟的前景。惠譽評級公司是最新一個削減對香港經濟2022年預測的機構,在惠譽追蹤的120個經濟體中,香港是新冠大流行後經濟複蘇速度最弱的一個經濟體。
經濟學家呼籲香港政府在即將到來的2月23日的預算中提供更多財政支持,以緩解限制措施帶來的影響。美國銀行指出,盡管政府采取了刺激措施,但上個季度的需求仍然疲軟。惠譽表示,此類政策將推遲城市恢複平衡預算的時間。
香港護理人員協會(AHKNS)主席Anders Yuen說,面對Omicron病毒,“零新冠”的意義不大,政府應該考慮審查其方法。Yuen說:“這種方法只有在很少的新冠病例時才有效。當每天有超過1000個病例時,它是完全不可持續的。”
金融家、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咨詢行政委員會召集人陳智思認為,全城的關閉是不太可能的。他在周三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說:“我認為我們不可能進入全面封鎖狀態。”
在香港,12歲或以上的居民有81%接受了至少一劑疫苗,但在80歲或以上的居民中,這一數字僅有34%。香港官員希望,一旦疫苗接種率達到目標人口的90%,政府將放松限制。
香港大學的阿納教授說,香港應該研究如何最終過渡到與病毒共存。阿納說:“中央政府有機會把香港作為一個實驗,看看如何與病毒共存。國家最終都會開放,至少是小範圍的開放,不妨用香港做一個實驗。”
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亞洲健康研究和教育中心南亞拓展部主任S.V. Mahadevan說:“如果沒有真正達到零新冠,它就在人口中慢慢燃燒,那麼傳播將在較長的時間內發生,而不是急劇飆升。我們不可能永遠躲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