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財政部在周四(11月12日)公布數據顯示,由於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造成總體支出增長而收入卻下降。美國政府在2021財年伊始,10月份的預算赤字達到2841億美元,相比前一年同期提高2倍。創下同期預算赤字新高紀錄。
美聯社報道,美國政府的財年是從10月1日至次年9月末,因此10月等同於新財年的首月。相比2019財年同期記錄的1345億美元,2020的2841億美元相當於超出前期111%。這也打破了美國在2009年時創下的前新高紀錄,當時美國政府耗費巨資使該國擺脫2008年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嚴重經濟衰退。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計,今年的赤字將會保持在1萬億美元以上,達到1.8萬億美元,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年度赤字,但將比2020年設定的3.1萬億美元有所改善。美聯社援引經濟學家所指,今年的實際赤字將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國會是否能夠縮小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分歧,以通過更多的經濟刺激措施來緩解目前美國的新冠疫情。
高支出和低收入疊加是促成預算赤字增加的關鍵因素,10月份記錄的支出總額為52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3%,反映出美國各政府機構正在努力遏制新冠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衰退。收入則下降3.2%,至2377億美元,而個人所得稅的收入減少140億美元。這反映出由於在新冠疫情期間有更多美國人失去工作,因此不再需要從薪水中扣除稅款。
新冠疫情爆發使得美國經濟止步不前,稅收收入下降外,財政狀況也惡化。美國2020財年預算赤字達到創下新高紀錄的3.132萬億美元,是去年赤字同比的3倍多,也打破2009財年設定1.4萬億美元的舊紀錄。
自今年夏天以來,美國國會就新冠經濟刺激措施陷入僵局,民主黨人要求的資金超過共和黨人願意花費的資金。美國政府提議提供1.9萬億美元,而民主黨卻提出2.4萬億美元的要求。不但是如此,雙方在許多政策問題也出現分歧,包括對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還有共和黨要求的企業免責等方案。
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Nancy Vanden Houten說道:“財政年度的預算赤字實際上很大程度是取決於新冠疫情的過程,包括經濟複蘇和是否通過額外的經濟刺激措施。如果國會再批準1萬億美元的經濟支持,明年赤字可能會增加到2.5萬億美元。”
也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支援,經濟崩潰造成的財政損失將比赤字問題更為嚴重。美國聯邦預算責任中心資深政策主管Marc Goldwein表示:“不通過額外的經濟刺激措施,將會使得美國回到過去,且不可持續的赤字道路上。”
美國盡責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建議采取有針對性的支出,以維持社區衛生保健工作與工人的運作,這將會給經濟增長帶來更多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