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8月10日)再次發表令人驚訝的言論,他將中國比作一顆定時炸彈,並進一步補充說:這令人擔憂,因為“當壞人遇到問題時,他們就會做壞事”。
對此,新華社發表社評稱,拜登“語出驚人”,而近期少數美西方媒體也開始拉高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如今對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預言和20年前一樣,都是誤導性的。唱衰中國,只會在事實面前反複碰壁。
以下是新華社社評原文:
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10日在一場政治籌款活動中,稱經濟增長疲軟的中國是“定時炸彈”。美國國內困局難解,拜登又玩起了拿中國說事的老把戲。
上周,出於對美國政府財政狀況惡化和財政管理能力的擔憂,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了美國信用評級。《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論稱,評級下調是對美國政治領袖投出的不信任票,體現了美國政治領導力的失敗。出了問題歸咎中國,成了美政客轉移國內輿論視線最常用的“擋箭牌”。拜登政府也似乎把唱衰中國當成拯救美國經濟的政策選項。事實上,美國應更多從自身不負責任的財政貨幣政策找原因,多從“脫鉤斷鏈”的政治操弄中找根源,而不是轉嫁矛盾,自欺欺人。
實際上,美國政界與媒體唱雙簧是其操控輿論的常見套路。拜登總統“語出驚人”,而近期少數美西方媒體也開始拉高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他們拿中國經濟短期波動數據做文章,蓄意放大風險挑戰,企圖為其所謂的對華“去風險”政策尋找冠冕堂皇的理由。事實上,中國經濟恢複向好,主要宏觀指標總體改善,成績有目共睹。憑借超大規模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完善的配套能力、科技創新的巨大潛能、有為政府的政策調控力,中國經濟豈會因屢敗屢唱的抹黑言論而衰。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波動下行,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但中國經濟承壓前行,實現難能可貴的整體回升——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5%,國內需求逐步恢複,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7.2%,比上年全年提高44.4個百分點。從各個主要經濟體發布的數據看,今年一季度,美國、歐元區、日本GDP同比分別增長1.8%、1%、1.9%。綜合考慮二季度的情況,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上半年的增速遙遙領先。
中國經濟不僅在量的合理增長上取得新成效,更在質的有效提升上實現了新進展。C919大型客機投入商業運營,國產首艘大型郵輪順利出塢,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並網發電……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發展新動能表現強勁,轉型升級態勢持續。中國經濟轉型的“合肥模式”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熱詞。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日關注這座內陸城市里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集群,將其歸功於地方政府投資和私人企業的獨特結合。文章認為,合肥培育出高端制造、電動汽車、生物技術和半導體等產業,依靠的是先進技術、人才引進、產業集群、資金投入等關鍵要素。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經濟學家夏華聲指出,高科技、數字經濟和新能源領域快速增長,在中國經濟中權重不斷增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正在正確道路上不斷前進”。
中國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正吸引外資持續流入,深耕中國市場,升級在華戰略。德國大眾集團日前宣布,與小鵬汽車簽署長期合作技術框架協議,共同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大眾品牌電動車型。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尤其是高端與新興制造業的增長潛能,讓西班牙機床制造商達諾巴特集團持續看好中國市場,近日在上海設立了其全球第六大體驗中心。德國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表示,對寶馬集團而言,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更是重要的創新源泉,寶馬集團已在中國建立了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和數字化體系。
透視唱衰中國的論調,不難發現某些西方媒體是在用預設的導向、片面的視角和不適配的觀點來“打量”中國。不提經濟全球化逆流給各國造成普遍損失,不提中國經濟仍處於回穩複蘇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不提中國謀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不懈努力,單憑單項、局部、短期的波動數據來判斷全局,只見短期波動之形,不見整體上升之勢,這種“選擇性失明”顯然有違觀察一國經濟全面、辯證、長遠的專業視角,也完全脫離了中國經濟的實際。究其根源,還是意識形態的心魔在作祟:無法坦然面對國際力量格局的深刻變化,企圖通過散布消極言論動搖對中國的信心,阻礙中國發展的腳步。
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砥礪奮進中壯大。中國對風險挑戰有着清醒的認識,中國宏觀政策工具箱里仍有足夠的選項。中國政府堅持問題導向,出台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還在持續謀劃研究一批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的儲備政策,為下半年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認為,中國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針對性政策,例如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等,有助於增強中國經濟韌性,會進一步鞏固增長勢頭。高盛集團發布報告顯示,全球對衝基金正增持中國股票。報告認為,隨着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中國市場已進入買入窗口期。
20多年前唱衰中國的一本西方“著名暢銷書”《中國即將崩潰》已經成了曆史笑話。亞洲時報網站副主編、克萊爾蒙特研究所研究員戴維·戈德曼認為,如今對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預言和20年前一樣,都是誤導性的。唱衰中國,只會在事實面前反複碰壁。
拜登語出驚人:中國是一顆定時炸彈 彭博社給拜登“糾錯”
拜登周四在一個政治籌款活動上說,中國陷入了“麻煩”,因為它的增長已經放緩,而且“失業率最高”。彭博社稱,拜登的評論中包含了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幾個重大不準確之處。
他在猶他州帕克城對捐助者說:“為了維持經濟增長,中國過去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現在接近每年2%。”他錯誤地陳述了中國的經濟擴張速度。他補充說:“現在的情況是,處於退休年齡的人口數量大於處於工作年齡的人口數量。”這一說法不僅不正確,而且誤差高達數億人。
“所以他們遇到了一些問題,”他補充說。“這並不好,因為當壞人有問題時,他們就會做壞事。”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教授Josef Gregory Mahoney表示,北京方面不太可能受到“引誘”,對拜登最近的冷嘲熱諷做出回應。
Mahoney說:“北京知道拜登將越來越多地使用反華的狗哨戰術(anti-China dog whistle tactics)來贏得國內民眾的支持。”“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記住,北京從特朗普那里聽到了更糟糕的事情。”
中國外交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拜登的言論是他迄今為止關於美國的主要地緣政治和經濟競爭對手最直接的批評之一。拜登一直試圖在使用貿易限制以遏制中國高科技軍事進展的同時,與中國領導人達成外交和解,為可能與預計將在11月訪問美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習主席舉行會晤鋪平道路。
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會實現,尤其是在有報道稱白宮將禁止受制裁的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之後。盡管拜登在周四表示,華盛頓不尋求與北京開戰,但從美國本周批準的新投資限制到圍繞台灣的軍事緊張局勢,這一系列問題仍有可能再次破壞兩國關系。台灣將派遣領先的領導人候選人賴清德在即將到來的幾天內訪問紐約和舊金山。
彭博社稱,這並不是拜登第一次發表可能破壞其政府穩定關系工作的即興言論。今年6月,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完成對北京的訪問後僅一天,拜登將習近平比作“獨裁者”,質疑中國領導人對國家及其軍事的控制。
尚不清楚北京將如何對拜登的最新言論做出反應。中國基本上對他稱習近平為獨裁者的言論不予理會,幾周後歡迎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國氣候特使克里的分別訪問。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本月將訪問中國,她周四稱,中國同意取消對赴美團體旅行的限制,這是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接觸的勝利。
彭博經濟學首席經濟學家Tom Orlik表示:“拜登說得對,中國確實存在嚴重問題,但他在問題的嚴重程度上是錯誤的,而且具有煽動性。在2024年選舉之前,準備好迎接更多引發爭議的言論,因為美國政治家以犧牲與北京的關系的附加風險為代價,以獲取國內選民的支持。”
然而,拜登對中國18萬億美元的經濟發動的攻擊正值中國的敏感時刻。
彭博社指出,盡管拜登在關於中國的關鍵統計數據上出現錯誤,但中國總體前景仍然堪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今年上半年以比去年同期更慢的5.5%的速度增長,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的漣漪效應的擔憂。
中國在7月陷入通縮,並且正面臨着出口放緩、青年失業率高企以及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問題,其中碧桂園陷入了債務危機,這是中國國內銷售最大的民營開發商,也在行業現金短缺的情況下面臨違約風險。
中國政府試圖制止負面經濟新聞的傳播,官員們警告大陸經濟學家在談到價格壓力時避免使用“通縮”這個詞。對私營部門改革等敏感話題的討論已被從社交媒體平台上刪除,當局本周還要求互聯網公司迅速處理針對企業的誹謗性評論。
與此同時,拜登的言論中包含了事實不準確和誇大了一些中國問題的情況。盡管中國去年的人口首次在60年來出現了萎縮,但根據官方統計數據,中國仍然有8.76億的勞動年齡人口,而60歲以上的人口則有2.8億。
根據7月份彭博經濟學家調查,中國經濟有望在今年增長5.2%,盡管消費疲軟和房地產市場低迷。相比之下,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美國經濟今年預計將增長1.6%。
盡管中國的年度經濟增長已從2000年代的10%以上的驚人速度顯著放緩,但當局表示他們希望遠離以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為主的增長模式,該模式在助推高債務水平的情況下,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對短期內的增長產生了影響,但可能會帶來更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的官方城市失業率近幾個月一直在5.2%左右,而歐元區在6月的失業率為6.4%。然而,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卻創下了超過20%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