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美國>正文

又一場爭霸戰展開!中國成為“新核電之王” 美歐正試圖東山再起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在新核建設方面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國家。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數據,中國正在建設21座核反應堆,其發電能力將超過21千兆瓦。中國正在建設的核反應堆是其他任何國家的2.5倍。

印度目前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核設施,正在建設的8個反應堆將能夠產生超過6千兆瓦的電力。排名第三的土耳其有四座在建的核反應堆,預計容量為4.5吉瓦。

美國目前正在建設一座核反應堆,這是佐治亞州沃格特爾電廠的第四個反應堆,發電量將超過1千兆瓦。(為了便於比較,1千兆瓦的電力足以為一個中等城市供電。)

(截圖自CNBC)

麻省理工學院核科學與工程教授Jacopo Buongiorno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是核技術領域事實上的世界領導者。”

全球安全夥伴關系組織(PGS)總裁兼創始人Kenneth Luongo也認為,中國“目前是全球核野心的堅定和穩步領導者”。該組織是一家核與跨國安全和能源政策非營利組織。Luongo說,中國正在“領先,甚至趕超”。

但情況並非一直如此。

美國現有的核反應堆群證明了其先前的主導地位。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美國有93個核反應堆,發電量超過95千兆瓦,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世界核協會(WNA)在最近一份關於核供應鏈的報告中說,許多核反應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是可行的,因為核反應堆的許可證可以運行60年,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運行長達80年。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法國是核反應堆數量第二多的國家,擁有56座核反應堆,發電能力超過61千兆瓦。中國位居第三,擁有55座運行中的反應堆,裝機容量超過53千兆瓦。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已經失去了在核能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這一趨勢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

當美國核工業開始退居二線時,中國才剛剛起步。

“中國在1985年開始建造第一座反應堆,而當時美國的核建設開始急劇下降,”Luongo告訴CNBC。

中國是如何成為新的核大國的?

電力隨需求而來,因此新的核反應堆往往建在快速發展的經濟體需要電力來推動其增長的地方。

世界核協會最近發布的供應鏈報告顯示,雖然現有核電裝機容量的70%以上位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但目前在建的核反應堆中有近75%位於非經合組織國家,其中一半位於中國。

隨着中國經濟的增長,其能源產量也在增長。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2020年中國的總發電量將達到7600太瓦時,較2000年的1280太瓦時大幅增長。

核能倡導組織核能研究所(NEI)政策發展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John F. Kotek告訴CNBC:“首要任務是滿足過去20年來需求的驚人增長。”“所以他們不只是在建造大量的核電站,而是在建造各種各樣的設施。”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目前核能僅占中國能源生產總量的5%,而煤炭仍占約三分之二。

但中國利用煤炭來滿足其激增的電力需求,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空氣汙染。Kotek表示:“隨着煤炭使用量的大幅增長,以及私家車擁有量的急劇增加,人們迫切需要更多的清潔發電。”

核能發電不會釋放任何導致空氣汙染和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因此中國將核能作為一種快速生產大量清潔能源的方式。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支持核能,但現在他們似乎已經承諾在15年內真正大規模地達到1.5億瓦的規模。他們似乎正在實現這一目標,”Buongiorno告訴CNBC。

Buongiorno說:“這將是迄今為止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核電產能擴張。”

Luongo告訴CNBC,中國通過從法國、美國和俄羅斯購買反應堆啟動了自己的核項目,並與法國合作建造了第一座國產反應堆“華龍一號”。

中國占據主導地位的一個原因是政府對能源部門和大部分經濟的強大控制。

“他們建立了一個國家支持的、融資的行業,使他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建造多個核電機組,”Luongo告訴CNBC。“除了國家融資、國家支持的供應鏈和國家對技術建設的承諾,他們沒有任何秘密武器。”

中國對核能建設的關注對全球氣候有好處,但也帶來了地緣政治挑戰。

“中國在核能方面的實力和承諾對技術、中國的能源安全、電網穩定、經濟和空氣汙染以及全球氣候變化減緩都有好處,”Buongiorno說。“如果他們開始向其他國家出口核技術,令人擔憂的是,這些項目將使這些國家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上依賴中國。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俄羅斯。”

美國把未來寄托在先進的核技術上

專家們說,美國可能會迎頭趕上,重新獲得以前在核領域的部分主導地位。

美國和歐洲已經緩慢地重新開始建設核能,並取得了中等程度的成功。

“這些國家在10到15年前才重新開始建設核電站。供應鏈和專業勞動力幾乎消失了,這導致了嚴重的成本超支和進度延誤。”

比如,佐治亞州沃格特爾工廠的兩座大型新核反應堆就因工期比最初預期長得多、超出了最初的預算而臭名昭著。

但美國正在采取行動,以恢複其此前在核領域的主導地位。

“美國已經改變了在國內反對核電的政治立場。現在這是一個罕見的兩黨協議問題,”Luongo稱。

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對核能的支持度都有所上升:57%的美國人表示支持更多的核反應堆來發電,高於2020年的43%。

美國正在提供補貼以維持一些現有核電站的運行,並向東歐出售一些大型核反應堆。但該國的雄心主要集中在擴大小型模塊化和先進反應堆技術的市場,以及建立相關的燃料濃縮能力。

Buongiorno表示:“如果美國正在開發的新技術——尤其是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和微反應堆——能夠在技術和商業上取得成功,美國可能會趕上來,而這目前還不確定。”

較小的核反應堆更便宜,因為它們更小,而且還因為模塊化設計允許在工廠制造部件並在現場組裝。這個過程比一次性建造每個反應堆更快、更便宜。

NuScale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和西屋公司的AP300是按比例縮小的輕水反應堆,這是大多數傳統核反應堆使用的設計,而其他一些小型模塊化反應堆設計“燃料和冷卻方式更奇特”,Luongo說,如TerraPower Natruim反應堆或X-Energy高溫氣冷反應堆。

Luongo指出:“美國政府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它們的開發和示範,希望它們能起作用,比大型反應堆便宜,並為美國提供更大的出口市場。”“到2027年,當國會授權進行演示階段時,我們將看到我們的進展。一些技術的延遲和成本增長已經開始出現。”

核能研究所的Kotek表示,除了體積更小、造價更低之外,小型模塊化反應堆非常適合為工業過程提供熱量。

美國試圖重新點燃其核工業的部分原因,也是希望成為核反應堆技術出口國。

“美國已經決定,它在核出口領域處於不利地位,並試圖在未來15年重新定位自己,成為一個主要的競爭對手。這是從特朗普政府開始的,拜登把它放大了,”Luongo稱。其中一些出口業務將是大型核反應堆,就像那些出售給東歐的核反應堆一樣,但“這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型模塊化和先進的反應堆,”Luongo說。

在這里,美國再次與中國對抗。

“中國將核能視為戰略性產業,這是正確的。他們知道,核能出口有助於與夥伴國建立長期關系。因此,他們在國內核能能力上投入了大量資金,現在正尋求將他們的反應堆設計出口到其他國家,”Kotek稱,中國和俄羅斯都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融資”和其他形式的激勵措施,以擴大其核工業。

美國要想贏得出口業務,就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在美國生產鋼鐵。

Kotek說:“美國被廣泛認為提供世界領先的核能技術,但在紙上有偉大的設計是不夠的——大多數其他國家都希望看到技術得到證明,然後才會考慮在他們的國家建造。”“因此,美國鼓勵在國內加速建設下一代核能系統將是明智的,這樣我們就能把經過驗證的設計推向全球市場,重新奪回我們作為世界最大核能出口國的地位。”

隨着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持續攀升,爭奪國際核工業頭名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

Kotek說:“我認為,我們和我們親密的核能盟友正處於爭奪全球核能出口市場霸權的激烈競爭的開始。”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