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上周六(1月27日)報道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正在權衡如果連任,對中國發動新的重大經濟攻擊的選項,他考慮的計劃被廣泛認為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
《華盛頓郵報》稱,特朗普已經與顧問商議征收60%的對華關稅,報道稱,“這肯定會激怒中國政府”。
(截圖來源: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報道指出,特朗普支持降低中國與美國的貿易地位——此舉將導致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稅飆升。一項分析顯示,取消中國作為貿易“最惠國”的地位——這一地位適用於幾乎所有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可能會導致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40%以上的聯邦關稅。
特朗普已經提出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每年價值近3萬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征收10%的關稅。
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征收60%關稅?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據三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私下里,特朗普與顧問們討論了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統一征收60%關稅的可能性。
兩黨經濟學家都表示,所有這些選項都將對美國和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破壞,其影響將遠遠超過特朗普第一任期貿易戰的影響。
盡管特朗普在擔任總統期間經常稱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與中國在2020年簽署一項貿易協議,但他現在在競選活動中一再抨擊北京,並承諾如果上台將采取比拜登總統更強硬的立場。
特朗普決心加大與北京的貿易鬥爭,反映2024年大選中日益顯現的經濟利害關系。這位前美國總統似乎越來越有把握贏得共和黨提名。
特朗普為他的第二任期提出了一些新奇的想法,比如在美國不同地區建設“自由城市”,並配備飛行汽車,但他主要關注的是加強他在第一任期內推行的政策,比如嚴厲打擊移民、削減企業稅和對美國貿易夥伴征收破壞性的新關稅。
反對關稅的右傾智庫稅收基金會(Tax Foundation)高級經濟學家Erica York表示:“2018年至2019年的貿易戰具有極大的破壞性,而這次的破壞性將遠遠超出之前的水平,甚至很難與之相提並論。這可能會顛覆和分裂全球貿易,其程度是我們幾個世紀以來從未見過的。”
針對上述消息,特朗普競選團隊的發言人沒有回複《華盛頓郵報》記者的置評請求。
拜登基本上維持特朗普在2018年擔任總統時對中國征收的關稅,並對中國經濟施加新的限制,包括對半導體和其他制造設備的新限制。
然而,特朗普承諾要走得更遠。在白宮和競選活動中,特朗普一直主張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可以提振國內產業,同時為聯邦政府籌集資金,他無視或駁斥兩黨經濟學家所說的關稅會增加美國消費者和生產者成本的說法。
特朗普一再吹噓他在第一個任期內通過關稅為美國國庫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盡管他在第一個任期內通過增加支出和減稅增加大約8萬億美元的國債。他還批準大約30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以補償因中國征收報複性關稅而受到傷害的農民。
盡管關稅對全球和美國經濟造成不穩定的影響,但特朗普承諾要在第二任期大幅擴大關稅使用範圍。他提出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即價值大約3萬億美元的商品征收"普遍基準關稅",這將使征收關稅的商品數量比他第一個任期增加9倍多。他還談到要推動立法,讓美國自動對所有國家征收“對等”關稅,這幾乎肯定會導致貿易敵對行動急劇上升。
對中國的計劃可能最具破壞性
《華盛頓郵報》報道指出,特朗普對中國的計劃可能是最具戲劇性和破壞性的。在公開場合和私下里,特朗普都把他對中國征收的關稅作為他第一個任期的一項關鍵成就——盡管遭到許多共和黨官員的反對——並發誓如果再次當選,他將加倍采取這種做法。
截至去年11月,中國是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墨西哥和加拿大,占美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1.7%。
特朗普在贏得新罕布什爾州初選前表示:“我向共產中國發起了挑戰,這是曆史上任何一屆政府都沒有過的,我為我們的國庫帶來了數千億美元,而其他任何一屆總統都沒有從中國得到過哪怕一毛錢。甚至沒有人試過。我們賺了數千億美元。”
大多數經濟學家說,這些成本主要是由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支付的,而不是中國政府或共產黨。
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或許會首當其衝地受到新一輪中國貿易戰的衝擊。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委托撰寫的一份報告中,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去年11月發現,結束與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將使美國經濟損失1.6萬億美元,並導致70多萬個就業崗位流失。不過,幾位著名的國會共和黨人也支持這項措施。
2022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約5500億美元的產品,這是可獲得數據的最近年份。稅收基金會的Erica York表示,目前這些商品的平均關稅率約為12%——特朗普對約150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關稅,對另外1000億美元征收7.5%的關稅,而其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平均稅率約為2%或3%。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長Adam Posen稱特朗普的貿易提議“瘋狂”,認為這種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打擊將損害美國公司的利益。
Posen指出,假如特朗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征收更高的關稅,美國公司將失去在中國和許多第三國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特朗普及其辯護者經常辯稱,關稅主要是作為一種戰略工具,迫使外國對手調整欺騙性的貿易行為。
美國兩黨的政策制定者現在都認為,中國的經濟政策——包括人為地讓人民幣貶值以支持出口——損害了美國的制造業。特朗普有時會討論關稅,作為迫使北京改變方向的一種方式。
稅收基金會發現,特朗普的關稅——其中大部分在拜登政府任期內得以保留——使長期工資減少0.14%,就業崗位減少16.6萬個。另一方面,支持關稅的組織“繁榮美國聯盟”(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發現,關稅有助於在對價格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推動美國國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