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一(7月15日),《商業內幕》報道稱,隨着唐納德·特朗普入主白宮的可能性達到新高,經濟學家和市場預測者一直在思考新政體將會是什麼樣子。
和大多數與特朗普有關的事情一樣,各方觀點存在嚴重分歧,他的財政綱領也不例外。專家們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創造了一個新的熱門話題,並將持續爭論到 11 月大選。
特朗普提出的財政路線包含多個要素,首先是關稅。為了使貿易有利於美國,特朗普將廣泛的關稅作為其國際平台的基石。他表示,幾乎所有美國進口產品都將被征收10% 的稅,盡管對於中國等主要競爭對手來說,這一稅率將高達 60%。這比拜登迄今為止的行動要激進得多,拜登的行動包括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 100% 的關稅。
特朗普還提出了用關稅代替美國所得稅的想法。該計劃得到了眾議院共和黨人的積極響應。
但在某些經濟圈,許多人不同意這些政策,並警告價格上漲和全球貿易戰。
堅決反對特朗普政策的陣營
反對特朗普財政綱領的基本論點是,關稅本質上會導致通貨膨脹。據無黨派稅務基金會稱,當進口商品被征稅時,生產商要麼提高價格,要麼撤出產品。這會降低供應,從而推高國內商品的成本。
摩根大通首席全球策略師戴維·凱利將這些提案稱為“滯脹的靈丹妙藥”。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則更甚,他將所得稅替代方案描述為“滯脹之母”。
此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最近在《紐約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指出,特朗普提出的關稅只會讓最富有的美國人受益。他還預測,80% 的美國消費者最終將失去稅後收入。
從數字上看,高盛估計這些政策將導致美國 GDP 下降 0.5%,同時推高通脹率 1.1 個百分點。該公司表示,這足以迫使利率上升130 個基點,而此時大多數投資者都希望借貸成本下降。
彼得森研究所預測的結果更為激烈:一場全面的全球貿易戰。這家無黨派智庫指出,上一次全面關稅實施於近一個世紀前,導致了大蕭條。
但並非所有人都持這種懷疑態度。
認為情況不會像擔心的那麼糟糕的陣營
長期從事市場研究的資深人士、Yardeni Research 總裁兼首席投資策略師 Ed Yardeni 就屬於此類。
在最近為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的一篇專欄文章中,他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關稅對美國經濟產生了“良性”影響。他指出,在 2016 年第四季度至 2019 年第四季度(疫情爆發前)期間,實際 GDP 增長至創紀錄的 8.5%。此外,通脹率在此期間一直保持在 2% 左右。
展望新任期,亞德尼認為,特朗普最極端的追求可能會被國會淡化。他還表示,共和黨對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親商支持將抑制消費價格並抵消通脹壓力。
著名“大空頭”投資者史蒂夫·艾斯曼在最近接受 CNBC 采訪時對通脹影響持更直言不諱的懷疑態度:“我認為唐納德·特朗普會增加對中國的關稅嗎?當然。我認為這會對美國產生巨大的通脹影響嗎?我認為這太荒謬了。”
共和黨捐款人凱爾·巴斯(Kyle Bass)是海曼資本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他對特朗普財政計劃的支持則有所不同。他認為特朗普故意誇大了他的計劃,而他實際實施的計劃會更加克制。
他上個月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誇張的修辭手段有助於捅馬蜂窩。”
最終取決於國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代表了兩大派系之間的中間立場。盡管他是 16 位簽署公開信警告特朗普政策可能推高通脹的經濟學家之一,但他也表示——與亞德尼類似——很多事情都取決於國會。
“我認為,普遍共識,不僅僅是我的觀點,而且幾乎任何模擬當前情況的人都會認為特朗普政府的通脹會更高,”他告訴《商業內幕》。“通脹會高到什麼程度取決於他們的激進程度。而這又取決於國會的立場。”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下圖顯示了這些獨特動態的實際作用。盡管“全面特朗普”政府將是下一屆總統任期內通脹率最高的結果,但數據顯示,在分裂政府的領導下,特朗普獲勝的通脹率將低於“拜登基準”政權。
(圖源:商業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