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經亞洲》社論撰稿人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周四(2月20日)發表題為“習近平尋求加入特朗普和普京的雅爾塔2.0”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國視烏克蘭的維和角色為邁向世界新秩序的墊腳石。
(截圖來源:《日經亞洲》)
中澤克二是東京的日經新聞高層人員和社論撰稿人。他曾在中國擔任7年特派記者,後來擔任中國分社社長,並且是2014年範恩-上田紀念國際記者獎(Vaughn-Ueda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prize)得主。
中澤克二指出,烏克蘭戰爭如何結束將決定誰將掌控新的國際秩序。
周一是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三周年紀念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正在安排一次重要的峰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沒有受到邀請。
今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許多國家正在采取行動,利用這一里程碑式的周年紀念,圍繞這一周年,戰後國際秩序可能發生深刻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打算在這一轉變中發揮作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建立;1949年,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澤克二稱,據熟悉美中關系的消息人士透露,為了回應特朗普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的快速行動,中國現在準備動用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其外交策略的一部分。
中國的外交策略旨在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使自己成為可能的新雅爾塔協議和新世界秩序的共同締造者鋪平道路,以取代目前的二戰後結構。
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日子里,“三巨頭”之間曆史性的雅爾塔會議在克里米亞南海岸面向黑海的度假勝地舉行。
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英國首相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和蘇聯領導人(Joseph Stalin)斯大林簽署了《雅爾塔協定》,確立了戰後國際秩序的框架。該協議包括將德國劃分為美國、英國、蘇聯和法國分別占領的四個區域,以及成立聯合國等事項。
雅爾塔會議的地點是距離雅爾塔市約3公里的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的避暑別墅利瓦迪亞宮(Livadia Palace)。克里米亞是烏克蘭領土的一部分,自2014年以來一直被俄羅斯占領。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成立時,作為戰爭的戰勝國,法國、中華民國、美國、英國和蘇聯成為強大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80年後的今天,特朗普和普京即將在澤連斯基不在場的情況下舉行面對面的會議,討論烏克蘭問題,包括克里米亞——雅爾塔會議的舉辦地。
中澤克二稱,特朗普政府的特點是無視歐盟和北約,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最近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講話就是明證。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的目標是與特朗普和普京一起成為“新三巨頭”,參與可能的“雅爾塔2.0”。考慮到中國目前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這並不奇怪。
作為成為世界新秩序共同構建者的第一步,中國正考慮在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後,加入烏克蘭安全框架。
特朗普和普京之間的峰會將使停火更有可能。問題是應該采取哪些具體的安全措施來防止俄羅斯再次入侵烏克蘭。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中國向特朗普政府提議舉行美俄峰會,以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中國還通知特朗普政府,在烏克蘭最終休戰後,中國準備派遣解放軍參加烏克蘭的維和部隊。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也報道說,特朗普政府正在呼籲不僅歐洲,而且中國和巴西也參與到烏克蘭的維和行動中來。
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訪問德國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時誇耀了中國向海外派遣維和部隊的能力。有趣的是,王毅是在與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的會晤中這樣做的,盡管中國和俄羅斯被認為將這一西方軍事聯盟視為敵人。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王毅告訴呂特,中國是“維護和平與穩定的力量”,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維和人員貢獻最多的國家”。
在本世紀初之前,中國一直對派遣軍隊參加維和行動持否定態度。從那以後,中國派遣軍隊參加了許多任務,包括在南蘇丹的任務。
在慕尼黑,王毅還會見了烏克蘭外交部長瑟比加(Andrii Sybiha)。據新華社報道,王毅告訴瑟比加,中國將“在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和實現和平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政府認為,在維持烏克蘭和平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可能會成為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前奏。
中澤克二認為,通過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讓特朗普政府感到感激,中國也可能避免與美國在外交、安全和經濟方面發生嚴重衝突。但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是否會同意中國在烏克蘭駐軍仍是個問題。
在俄羅斯占領的克里米亞利瓦迪亞公園的一個畫廊里,一幅描繪特朗普、普京和習近平的藝術品出現了,這似乎預示着即將到來的雅爾塔2.0。這件藝術品被稱為“雅爾塔2.0”。
中澤克二指出,這樣的首腦會議將對台灣問題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如果烏克蘭的戰鬥以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式停止,中國會認為這是有利的。畢竟,北京方面已經宣布永遠不會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扮演美俄調解人角色的是沙特阿拉伯,而不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高級外交官周二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會面,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令人不快的事態發展;中國已表示願意進行調解。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同意“開始以持久、可持續和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盡快結束烏克蘭衝突”。
與此同時,台灣問題出現新進展,美國國務院2月13日從其網站的對台關系情況說明書中刪除了“我們不支持台獨”的表述。此舉引起中國的強烈反對,因為刪除的措辭符合華盛頓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該政策考慮到北京視台灣為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場。
更新後的說明還顯示:“我們期望兩岸分歧能夠以和平、不受脅迫的方式,以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決。”聲明還補充道:“美國將繼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包括在適當的情況下成為其成員。”
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與特朗普日前在華盛頓會晤時發表的聯合聲明稱,“兩國領導人還表示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
中國在巴拿馬運河問題上也處於守勢。特朗普多次威脅要奪回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聲稱該水道由中國控制。作為回應,這個中美洲國家宣布退出由習近平全力支持的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大型項目。
中澤克二在文章最後寫道,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秘密作出關於如何對待當時的烏克蘭領土以及有關遠東問題的決定,其中包括蘇聯參戰對日戰爭。今年,美俄單獨討論烏克蘭問題後,雅爾塔2.0能否成型尚待觀察。如果雅爾塔2.0真的召開,將對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