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誓言加強與傳統盟友的夥伴關系,他似乎正在實現此前承諾。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了一項震驚航運業的行動計劃,將向中國船只征收最高150萬美元的港口費,有望將更多生產轉向美國盟友日本和韓國。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計劃,航運公司將根據其船隊中中國制造船只的比例繳納高額港口費,理論上每艘船只停靠美國港口最高可達150萬美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業,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盡管美國已公布了一項全面的港口收費方案,旨在削弱中國造船業,但它可能會發現其亞洲盟友無法填補由此產生的生產真空。
(來源:SCMP)
盡管分析人士表示,現在評估這將對造船市場產生的具體影響還為時過早,但很明顯,美國在東亞的主要盟友——韓國和日本,這兩個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造船國——可能會從緊張局勢中受益。
他們補充說,其影響的程度將取決於該計劃批準的時間和範圍。
新加坡船舶交易平台Shipbid總經理Han Ning表示:“相比在美國建造船廠,將船舶訂單外包給韓國和日本更可行。”
Han表示,特朗普承諾增加液化天然氣出口,韓國可能會從中獲益,因為韓國在天然氣運輸船建造方面表現出色。
美國誓言加強與傳統盟友的夥伴關系,邀請值得信賴的國家投資國內造船廠並參與軍艦的維護。
幾十年來,亞洲一直是造船業的中心,這得益於其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以及該行業的資本和勞動力密集型性質。目前,受新環保法規和船舶更換需求的推動,該行業正在經曆顯著的好轉。
荷蘭國際集團(ING)提到,目前,在嚴格的環境法規和迫切的船舶更換需求的推動下,造船行業正迎來新一輪增長。預計這一上升趨勢將持續數年,亞洲將牢牢占據主導地位。
自2012年以來,中國造船業新訂單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國內造船廠滿足了該國大部分造船需求,並擁有關鍵的競爭優勢。勞動力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20%以上,而中國的成本明顯較低,比韓國和日本低約50%。此外,中國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鋼鐵制造商,這使得其價格比其他國家更具競爭力。在融資方面,中國政府為某些級別的船舶提供主權退款擔保,減輕了造船廠的財務負擔。
(來源:ING Think)
韓國在全球造船市場的份額在過去4年中一直在下降,目前占2020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按補償總噸位(CGT)計算的新訂單的27.5%。不過,韓國造船商在效率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韓國的單位造船廠造船率最高。
在造船方面,特朗普的外交和國防政策可能對韓國造船商有利。據業內消息稱,韓國造船商已與美國海軍簽訂了多份維護、維修和運營(MRO)合同,特朗普也罕見地對美國以外的造船制造商表現出積極態度。韓國很可能成為特朗普政府最有可能的美國戰艦檢修和建造合作夥伴。
隨着地緣緊張局勢加劇,美國造船業幾乎已不複存在,因此美國可能會增加海外訂單以縮小與中國的差距。韓國擁有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作戰艦艇制造能力,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根據《瓊斯法案》,美國艦艇必須由當地造船廠建造。為此,韓國造船商正在加緊努力。
2024年6月,韓華海洋收購了美國一家造船廠,並計劃提高造船能力。其他主要造船商也在進軍MRO市場,並計劃擴大在美國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