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首場國會聯席議會講話中,擴大了激進的關稅制度,除了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還將對印度、韓國和歐盟征稅。港媒稱,美國奉行孤立主義,中國加大支出向世界開放。
周三(3月4日),太平洋兩岸呈現出2種截然不同的未來觀點: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承諾加大支出以推動增長,而特朗普則誓言要縮減聯邦政府規模以平衡收支。
(來源:SCMP)
特朗普實際上宣布從4月2日開始對“朋友和敵人”發動全球關稅戰,李強則表示,中國將向世界進一步開放,維護多邊全球秩序。
特朗普在華盛頓承諾通過大幅削減聯邦支出來平衡國家預算。
他還擴大了激進的關稅制度,誓言除了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外,還將對印度、韓國和歐盟征收關稅。
在北京,為了提振中國經濟(2024年中國經濟較2023年增長5%),2025年的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已設定為4%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個百分點。
李強表示,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仍是“5%左右”。
與此同時,根據周三提交給最高立法機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將發行總額1.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820億美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比去年增加3000億元人民幣。
路透社報道,李強在中國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警告說,“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
他繼續指出:“日益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可能會在貿易、科技等領域對中國產生更大影響。”
英媒提到,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正威脅着中國的經濟瑰寶——其龐大的工業綜合體,而與此同時,持續低迷的家庭需求和負債累累的房地產行業的崩潰正使中國經濟變得越來越脆弱。
特朗普向一系列國家征收關稅,擾亂了中國方面建立其經濟模式所依據的、已維持數十年的全球貿易秩序。
中國官員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采取以消費為中心的刺激措施,以抵禦通貨緊縮壓力,並減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
國泰君安分析師表示,李強的報告中“消費”一詞被提及31次,高於去年的21次,而“技術”一詞被提及28次,略高於2024年的26次。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技術分析師Tilly Zhang表示:“促進消費首次被提升為2025年主要任務的重中之重,取代了技術通常的領先地位。”
他解釋:“這並不是要改變以前的產業政策,而是要追求更加平衡的宏觀經濟框架。”
然而,中國十多年前就表示希望轉向消費驅動的增長模式,但並未取得重大進展,投資者也並不指望這種基調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