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加拿大前駐華外交官查爾斯·伯頓(Charles Burton)周一(3月24日)在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撰文稱,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正在幫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實現後者對中國的宏偉願景。
查爾斯·伯頓是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館前外交官,目前是Sinopsis.cz高級研究員。Sinopsis.cz是一家總部位於布拉格的專注於中國的全球智庫。
《環球郵報》是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報紙和主流媒體,也是加拿大唯一的全國性報刊。
(截圖來源:《環球郵報》)
以下是查爾斯·伯頓所撰文章的主要內容:
在華盛頓傳出的所有新聞中,很難記得特朗普贏得去年11月美國大選時中國並不高興。
北京並沒有忘記特朗普第一任總統期間的經濟戰——就職日之後,情況變得更糟。特朗普任命對華鷹派盧比奧(Marco Rubio)為國務卿,嚴厲打擊中國間諜活動,限制對中國科技行業至關重要的美國芯片出口,並對中國對美國農田、資源、科技公司、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的所有權施加限制。現在,據報道,特朗普希望中國公司出售任何被視為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的資產。
那麼,為什麼中國政府的反應相對平淡呢?
2012年,習近平宣布了他的“中國夢”:一項外交政策願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華民族現代史上最偉大的夢想”。到2050年,中國將通過習近平稱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關系框架主宰世界。但要實現這種結構性轉變,美國就必須不再是世界民主國家的守護者,不再是北約、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等促進正義和全球繁榮的組織的守護者。
特朗普激進地拋棄美國長期以來的聯盟就正好是在實現這一點。無論關稅如何,也無論巴拿馬、加沙、格陵蘭或加拿大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計劃結果如何,他的政府幾乎放棄了所有軟實力舉措——從停止資助自由亞洲電台到凍結對外援助——留下了一個真空,而中國的信息媒體生態系統和“一帶一路”計劃將很快填補這個真空。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北京對華盛頓的活動采取了相對謹慎、甚至奉承的態度。北京尋求貿易緊張局勢的“雙贏解決方案”,中國官方媒體也對特朗普削減美國之音的資金表示讚賞。習近平甚至被邀請參加特朗普的就職典禮。直到上個月,在關稅和報複的背景下,中國的言辭才變得更加強硬。
為什麼不呢?特朗普唯利是圖的“美國優先”原則——將世界其他地區置於其他大國的“勢力範圍”之下,這將導致數百萬人陷入經濟困境和疾病——是送給習近平的禮物。美國背叛的時代,與北京的奉承相映成趣,將使地緣戰略平衡向有利於中國領導人的方向傾斜。
與此同時,加拿大突然意識到,我們自滿地依賴美國作為國防後盾和輕松的出口市場,這在多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們的國家。我們堅決拒絕發展核武器,因為美國擁有核武器。我們在軍事開支上很節儉,知道華盛頓會收拾殘局。這種聰明的回報是:我們的生產力、創新和人均收入停滯不前。
如今,特朗普的“金穹”海底對太空導彈防禦盾計劃不再涵蓋加拿大北部。隨着美國從保護者轉變為掠奪者,渥太華必須認真考慮取消我們急需的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F-35 戰鬥機訂單,因為我們不能冒險將我們的安全暴露在美國控制的技術之下。
加拿大可以通過與我們東、西、北的力量建立平衡的戰略關系來避免成為美國的附庸,但這需要我們的領導人非常缺乏的遠見和決心。我們需要的是現代的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但正如7世紀中國詩人陳子昂在唐朝面臨類似的生存危機時所哀歎的那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加拿大不能指望歐洲或印度太平洋地區大力支持我們抵禦來自中國、俄羅斯或美國的潛在威脅。我們過去對烏克蘭、台灣、韓國、日本的支持不會得到回報——這從來都不是雙向的。
當我們進入未知領域時,唯一能保衛加拿大免受掠奪性擴張主義者侵害的國家是加拿大自己。挑戰在於以尊嚴、勇氣和明確的目標繼續前進。
所有這些都符合習近平的“中國夢”,即實現他恢複中國古代皇帝統治“天下”的曆史抱負。
習近平對“東風”必將戰勝西方的信心讓人想起了毛澤東。在這種情況下,“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愚蠢行為正在加速氣候模式的轉變。即使特朗普下台,加拿大也必須迎接更大的挑戰——而我們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