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親密盟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在白宮扮演中美溝通橋梁的角色受到重視,後者在中國掌控着巨大經濟利益,旗下特斯拉去年在華銷量超過65.7萬輛。但中國仍可能禁止特斯拉,他將成為中美關鍵橋梁。
NBC News報道,馬斯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目前在上海擁有兩家工廠。除了附近的超級工廠(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首個生產中心)外,不久前開業的價值2億美元的新Megapack電池工廠對於馬斯克在中國及其他地區的持續成功至關重要。
全球每2輛特斯拉汽車中就有1輛是超級工廠生產的,也就是說每年約有100萬輛汽車由超級工廠生產。除了為中國市場生產外,該工廠還向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出口汽車,但尚未向美國出口。
馬斯克的汽車被認為幫助中國打造了目前世界領先的電動汽車行業。作為回報,中國已成為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
總部位於聖地亞哥的咨詢服務公司Dunne Insights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表示:“中國絕對是特斯拉全球成功故事的核心。如果除去中國,特斯拉將完全不同。”
(來源:NBC News)
這正是問題所在。
通過馬斯克與政府效率部門的合作,他獲得了對美國政府的巨大影響力,即使他在中國仍保留着大量經濟利益,而美國認為中國是其主要戰略競爭對手。
憑借特朗普顧問的身份和在中國的高調形象,馬斯克被視為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潛在橋梁。但目前尚不清楚這對誰有利。
紐約研究公司Strategy Risks首席執行官艾薩克·斯通·菲什(Isaac Stone Fish)表示:“如果中國方面不認為這是一份大禮,那將是非常令人震驚且不太可能的。”
他續稱:“中國長期以來習慣於使用所謂的朋友,也就是‘有用的傻瓜’,來指那些能夠促進共產黨利益的人。中國非常習慣利用像馬斯克這樣的人來做這件事。”
盡管馬斯克作為一名創新者和商人在中國受到廣泛欽佩,但如果中美關系惡化並且公眾開始將他與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更多地聯系起來,他在中國的命運也可能迅速改變。
白宮表示,馬斯克的削減成本舉措與美國外交政策無關,而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則表示,美國商界長期以來一直是中美關系的“堅定力量”。
中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歡迎美國企業繼續來華投資發展,發揮積極橋梁作用,為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作出貢獻。”
2019年1月,馬斯克破土動工建造超級工廠,特斯拉成為第一家沒有中國合作夥伴在中國建廠的外國汽車制造商。
十個月後,工廠正式投入運營,這里的商人們稱之為“中國速度”。
目前,中國市場占特斯拉全球銷量的1/3以上,去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超過65.7萬輛。截至6月份,特斯拉在全國擁有520家門店。
“大多數沒有在中國生活過的人很難理解監管機構的權力,”鄧恩解釋說。“你在美國或歐洲申請執照,最終你會得到許可證或執照。在中國,這是一個艱巨的談判。”
隨着特斯拉面臨來自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激烈競爭,該公司上個月推出了一項軟件更新,旨在緊密模仿其在美國推出的全自動駕駛功能。
特斯拉的FSD軟件尚未在中國獲得批準。
這就是為什麼馬斯克必須保持中國方面的好感,特別是當他的公司因他為特朗普政府工作而在美國、歐洲和其他地方面臨強烈反對的時候。
“中國可能會決定禁止特斯拉。他們可能會在國內對特斯拉進行各種調查,”菲什說。“他們能決定做的事情幾乎沒有限制。”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馬斯克雖然對德國、加拿大和巴西等不同國家的政治持開放態度,但他對中國發生的事情卻保持相對沉默。
“馬斯克對中國的態度非常溫和。這真是太棒了,”菲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