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在昨日(10月22日)圓滿閉幕,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政策發布專場活動上表示,目前北京證券交易所已完成了工商注冊登記,主要制度規則也已完成了公開的征求意見,主要系統已準備就緒,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北京證券交易所改革平穩落地。
央視新聞網引述高莉所指,中國證監會堅持把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和服務實體經濟等重點任務與服務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兩區”建設更好結合起來,過去一年,推出了系列政策舉措並狠抓落實,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堅決貫徹關於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的重大戰略部署。二是積極支持北京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創新發展。三是積極支持北京完善要素市場體系。四是在北京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
高莉稱,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北京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努力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一是推動北京證券交易所改革平穩落地。堅持穩中求進,牢守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在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上,紮實細致做好制度、企業和市場等各項準備,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和解讀,全力保障北京證券交易所平穩開市。
二是促進各類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以深入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為抓手,進一步推動北京地區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
三是繼續支持北京穩步開展金融科技創新。進一步完善北京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機制,調動科技企業申報試點的積極性。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建立有稅收等政策支持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個人養老金擬采取個人賬戶制,年度繳費額度的上限,一開始可能會與個稅遞減試點政策相銜接,今後會隨着經濟發展逐步提高。
中國青年日報也提到,聶明雋介紹稱,經過多年推進,中國以三個支柱為特征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基本建立並不斷完善。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十八大以來,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為兩大制度平台的基本養老保險快速發展,制度框架不斷完善。截至今年6月底覆蓋人群超過10億人,參保率超過90%,待遇水平穩步提高。截至今年9月底,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達4.97萬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結餘4.59萬億元。
第二支柱,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運營。目前第二支柱參加職工的人數達6953萬人,積累基金3.62萬億元,補充保障的功能初步顯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年金市場化運營以來,年均投資收益率達到7.8%以上,取得非常可觀的投資收益。
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由個人自願參加。發展第三支柱的政策思路目前已經明確,但是制度還沒有出台。
聶明雋指出, 從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看,中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面臨着不少的挑戰和問題。從體系結構來看,主要是發展不平衡問題,由於曆史原因第一支柱目前占比過大,第三支柱是明顯的短板。他認為,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盡早出台相關政策,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
【廣告】掃碼加入“高勝率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