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12月將要來到盡頭,就在全球市場迎接2022年之際,再次來回頭看看年底全球前20大上市公司與市值的大洗牌。截至12月17日,全球有171家公司的市值超過10萬億日元,約合883億美元,公司數也比2020年底增加約20%。在榜單中,蘋果、微軟與谷歌繼續霸占前3名,而台積電與三星作為晶圓代工領頭羊,市值卻輸給近期討論度熱烈的英偉達(NVIDIA)。
《日經亞洲評論》援引QUICK FactSet的數據顯示,今年這種市值膨脹幾乎完全是西方公司貢獻,僅美國公司就增加23家,相當於擴張30%,有96家公司上榜。最新數據顯示,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已跌出全球市值前10大上市公司的排行榜,前10名單上沒有中國公司。
與此同時,全球富有公司俱樂部僅有17家中國企業上榜,比去年底下降20%。中國科技巨頭像是智慧手機巨頭小米和搜索引擎提供商百度,都跌出前171大榜單,這變化與北京大面積打擊科技業有直接關聯。
根據QUICK-FactSet數據庫統計,2020年底騰訊市值全球排名第7,阿里巴巴排名第9。騰訊市值去年2月曾升至第6 名,但是之後騰訊市值累計蒸發約40%,截至今年12月17日,騰訊市值跌至全球第11名,落在第10名台積電之後,阿里巴巴市值跌到全球第27名。
美國科技巨頭稱霸市值前10大新名單,蘋果、微軟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占據前3名。沙特阿美排名第4,其後依序為亞馬遜、特斯拉和臉疏運營商Meta。芯片設計領頭羊英偉達排名第8,股神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排名第9。
台積電一躍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全球排名第10 位。回顧2007年全球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充滿幻想,上證綜合指數在2007年曾創下曆史新高。當年市值排名前10大當中有4家是中國上市公司,石油巨頭中國石油位居第一。
韓國與台灣GDP增長率高於日本,分別只有一家高市值公司進榜,分別為三星電子和台積電。美國投資集團黑石在新進榜的公司當中處於領先地位,其市值大增一倍多,市值達到18.3萬億日元。高盛等金融機構也入圍10萬億日元俱樂部,資金正轉向被視為受益於美國貨幣政策預期正常化的金融機構。
Nissay資產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組合經理Kosei Mikuni表示,明年開始,投資基金可能拋售沒有強勁獲利的公司股票,轉向具有壓倒性競爭優勢的公司。
按照當前多家企業的做法,收購是一種簡單的增長營收途徑。美國半導體集團ADI公司今年8月完成收購競爭對手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後,其市值幾乎大增一倍,達到11萬億日元。
在其他國家方面,法國、英國和德國各有6到8家公司上榜,市值超過10萬億日元。法國Schneider Electric F在全球數位化轉型和脫碳浪潮中大發利市。英國白酒制造商帝亞吉歐(Diageo)在今年4月與美國老板收購Loyal 9 Cocktails品牌,其市值很快躍升41%,達到13.4萬億日元。
高市值的日本上市公司的家數維持不變,主要還是有5家,Recruit Holdings是新進的巨頭公司,他們在2012年收購美國線上求職網站Indeed,過去一年就業需求的激增,從而創造可觀的營收。
觀察今年美股IPO走勢,受到芯片需求旺盛的推動,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和Lam Research成為新進榜的公司,而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新冠疫苗大廠莫德納和連鎖藥局CVS推升至精英公司俱樂部。
至少有一家美國初創公司受惠於美聯儲量化寬松大印鈔政策,電動汽車初創公司Rivian Automotive新股11月在那斯達克IPO,在上市兩個交易日後市值就爆衝,突破10萬億日元的水平。
Rivian贏得大股東亞馬遜的大筆訂單,將制造商用電動汽車,但公司仍虧損,尚未開始量產貨車,其股票驚人的估值源於對未來的期待。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