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的 奈雪的茶在上市周年開啟新玩法,將平台積分改名為“奈雪幣”,同時支持使用奈雪幣買入與賣出“虛擬股票”,成為其虛擬股東。奈雪的虛擬股票和真實的股票漲跌綁定,虛擬股價等同於奈雪港股真實收盤價,再乘於港幣兌人民幣匯率。再者,虛擬股票也可采取加杠杆。
奈雪的茶推出的虛擬炒股遊戲還支持杠杆借幣,用戶可選擇x2、x5、x10倍杠杆據奈雪的茶介紹,6月30日到7月2日,在小程序下單實付滿30元,贈送30股,每單僅贈送一份,每人不限量,30股約可在奈雪幣商城兌換3元禮券。
(來源:新浪)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奈雪幣”獲得直接與消費者的消費掛鉤,消費者每消費1元即可得1個“奈雪幣”,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消費的金額越高,獲得的“奈雪幣”越多。鑒於奈雪虛擬股票不僅與真實股價掛鉤,還可以選擇加杠杆。因此,也有觀點認為,奈雪推出虛擬股票的做法有引導消費者進行投機活動的嫌疑,操作或涉嫌違規。
但新浪財經引述分析人士表示,奈雪此舉只要沒有交易通功能和投機功能就不算違法。但萬商天勤(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永紅律師認為,奈雪的茶使用虛擬股票目的可能是為了炒作,不排除鼓勵多消費,變相吸收社會資金,並使用虛擬幣進行交易,有涉及非法集資等金融風險。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郭誌浩認為,從奈雪發幣的方案來看,奈雪幣的獲得途徑目前只有通過消費獲得,而奈雪幣也未開通交易或轉贈等涉及二級市場的功能。同時,奈雪幣也不可兌換人民幣或其他虛擬貨幣,而是僅可兌換奈雪店內的消費券或部分實物商品。這一行為其實和“京豆”等積分並無本質區別。因此,奈雪此次雖然有發幣行為,但並沒有以此進行“融資”或虛構事實進行“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但郭誌浩和其他律師都表示,這並不表明這種“奶茶幣”和“虛擬股票”的玩法沒有法律風險。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肖颯認為,“虛擬股票”的玩法極容易涉及“押漲跌”式網絡博彩,目前的玩法之所以合規,是因為其“奶茶幣”並非充值或預付現金獲得,而是一比一消費獲得,且商家並不會因該“押漲跌”行為直接抽成或者獲利。“建議‘後來者’不要盲目拷貝類似的商業模式”,肖颯稱。
文章中也強調,偏偏碰瓷營銷能讓人上頭,在競爭殘酷的茶飲市場,不搞點噱頭還真難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據不完全統計,在盲盒、元宇宙、NFT數字藏品等一波又一波新浪潮中,看起來離則十萬八千里的茶飲市場,碰瓷風口一個沒落下。
虛擬幣、股票投資、杠杆交易、NFT、元宇宙,都是帶有極大不確定風險的金融型投資,有些甚至在違法違規的邊緣徘徊。即便是遊戲,也要承擔沉迷成癮和過度消費的風險。營銷之於企業,如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獲得流量和銷量的方法上,不能把鼓勵變成誘導,讓刺激蓋過實際。
如果消費者想要參與虛擬股票遊戲,那麼就意味著參與遊戲活動當日,消費者需要有與當日奈雪的茶港股收盤價同等價值奈雪幣才可以,如果消費者現有奈雪幣不足,只能通過消費來實現,這無疑能幫助奈雪的茶提升銷售額。
此外,消費者通過任務或遊戲獲得的奈雪幣可兌換現金券、打折券、周邊商品,也包括13英寸蘋果電腦Macbook Air。目前,20萬個奈雪幣可兌1台蘋果電腦,剩餘5件。該商品在蘋果官方商城售價為7999元人民幣。
異觀財經專欄寫道,由此可以看出奈雪幣即可兌換商品,也可以參與與真實股票漲跌綁定的虛擬股票遊戲,奈雪幣具有了消費功能和金融功能。奈雪的茶如果通過鼓勵消費者通過消費獲取奈雪幣,成為奈雪的茶的虛擬股東,那麼奈雪的茶是否存在變相吸收社會資金的嫌疑?如果有,那就意味著奈雪的茶存在非法集資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風險以及刑事犯罪風險,奈雪的茶的投資者們需要謹慎考慮這點。
財報顯示,2021年奈雪的茶總營收42.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5%,年內虧損45.26億元,虧損擴大。在資本市場,奈雪的茶表現也不盡人意。自2021年6月30日在港股上市以來,股價大幅下跌。
據悉,奈雪的茶上市發行價為19.8港元,首日收盤價為18.98港元/股,後股價最低跌到3.65港元/股。截止6月30日收盤,奈雪的茶收跌1.04%,報收6.65港元/股,較19.8港元的發行價,跌去66.4%,總市值114.06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