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周一(4月1日)亞洲市場以積極姿態迎接新季度,上周五美國公布的數據強化“軟着陸”前景,以及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月中國制造業和服務業活動同步加速。
由於歐洲大部分地區仍因複活節假期休市,周一的成交量將低於往常,但美國股市和債市將重新開市。
亞洲經濟日曆上充斥着各種關鍵指標——包括日本在內的幾個國家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報告;韓國貿易;印尼通脹以及日本的季度短觀商業狀況調查。
亞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匯率將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日元仍處於“幹預”狀態,而人民幣兌美元也面臨壓力,但兌日元匯率處於30年來的高位。
上周,人民幣在現貨交易中跌至1美元兌7.22左右的今年最低水平,但中國央行在過去四天里一直將人民幣兌美元的每日中間價維持在7.0950左右,幾乎沒有變化。
這表明中國央行不希望出現劇烈波動或突然疲軟。但人民幣對日元的匯率加劇北京的困境——人民幣對日元的匯率處於30年來的高點,使東京在世界貿易舞台上具有競爭優勢。
但中國政府將歡迎科技巨頭華為的最新財報,以及官方PMI數據顯示制造業活動6個月來首次擴張。
中國官方制造業PMI從一個月前的49.1升至50.8,出口訂單也有所增加。官方服務業PMI升至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綜合PMI升至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些數據可能會在周一提振中國和全球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非官方的財新制造業PMI數據於周一發布。數據顯示,財新中國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1.1,為一年高位,較上月升0.2個百分點,是連續5個月位於擴張區間,略高於市場預期的51。
投資者還將關注日本第一季短觀商業狀況調查。日本央行調查顯示,日本大型非制造業者第一季的商業景氣提升至逾30年高位。但央行短觀調查顯示,大型制造業者的信心在四個季度以來首次下滑,部分歸因於汽車生產受到幹擾。
短觀調查顯示,大型制造業者景氣判斷指數從12月的正13降至3月的正11,而市場預測中值為正10。大型非制造業景氣判斷指數從3個月前的正32升至3月的正34,略高於市場預測的正33。
周一另一個影響市場的因素可能是印尼的消費者通脹。最新數據顯示,印尼3月CPI較上年同期上漲3.1%,預期為2.9%。不斷上漲的肉類和食品價格推高通脹,這是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仍在印尼央行1.5%-3.5%的目標之內。
該央行在2月份的會議上連續第四次將政策利率維持在6%不變,可能會等到美聯儲降息後再放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