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周三(6月12日)在歐洲早間交易時段,市場可能會保持謹慎,等待美國的大戲上演。美國的通脹數據將在當地時間上午發布,然後美聯儲將召開會議以確定利率並公布經濟預測。
這一情況可能會該國德國最終的CPI數據和英國倫敦時段的月度GDP數據。
經濟學家預計德國5月的總體通脹率將穩定在年率3.4%。如果通脹率高於預期,這對處於曆史高位的股市將是不利的,特別是如果這意味着扭轉4月的降溫趨勢。
市場預期美聯儲將維持利率不變,因此重點將放在經濟預測和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如何解釋這些預測上。
關於利率,美聯儲3月會議的“點陣圖”中位數預測是今年將降息三次。這一預測可能會因頑固的通脹和強勁的經濟而改變。
市場目前預計2024年將降息約40個基點。因此,如果中位數預測降至僅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將是一個打擊,而零降息將是超級鷹派的信號。
不過,很多還取決於鮑威爾如何解釋:今年減少降息是否意味着明年會有更多降息?在3月,美聯儲政策制定者預計長期利率在2.4%到3.8%之間,與12月的預測一致。但中位數預測從2.5%上升到2.6%。
3月,僅有一位政策制定者預計長期利率低於2.5%,而去年有五位。如果這些預測開始上升,可能會破壞上周意外強勁的就業報告已經震撼的債券市場反彈。
中國通縮尚未消退
在亞洲時段,中國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1%,按年升0.3%,與4月持平,低於市場預期升0.4%,加劇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通縮壓力。
依然疲軟的價格引發了要求政府采取更多行動提振需求的呼聲。“通縮壓力尚未消退,”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Zhang Zhiwei表示。他指出,5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較4月份略有下降。“為了更有效地提振內需,可能需要一個涵蓋財政、貨幣和房地產領域的更全面、更積極的政策立場。”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脹率上升0.6%。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繼4月份下降2.5%後,5月份同比下滑1.4%,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和就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刺激家庭支出。截至今年1月,中國遭遇了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通貨緊縮。不斷下降的生產者價格擠壓了企業的利潤,使它們不願投資。還有一種風險是,消費者可能會因為預期未來商品會更便宜而變得更不願意消費。
日本5月批發通脹以9個月來最快的年率增速躍升,因為日元疲軟增加價格上漲壓力。這一數據使得日本央行周五決定何時加息變得更加複雜。
隔夜美元/日元隱含波動率飆升至六周高點,交易員們為市場波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