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惩罚合理看跌的投资者,中国不如认真考虑2%的通胀目标?

文/Becky2024-08-14 19:33:14来源:FX168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日前,彭博专栏文章指出,中国应该认真考虑2%的通胀目标,尽管存在一定缺点,但总比因为合理的看跌观点而惩罚投资者要好。

中国消费者价格缓慢上涨的步伐导致要求刺激经济的呼声日益高涨,北京方面也在朝着正确的方向采取了一些适度的措施。然而,最近出现了一个激进的概念:复兴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标志。

这并不是指那个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飞速增长的时期,而是一位央行的重要顾问建议采用强制性的2%-3%的通胀目标。引入并努力遵循这一目标的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末迅速传播。新西兰是最早的实践者,随后英国和澳大利亚也跟进。当几年后欧元问世时,欧洲央行也被赋予了以2%为目标的控价任务。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也围绕这一数字达成了共识,但直到2012年才正式宣布。

大多数坚持目标的政策制定者最近不是都遭受了高得多的通胀吗?是的,在很大程度上,当局未能及时做出反应,因为在新冠疫情之前的几年里,价格涨幅一直低于目标。央行官员们希望确信2021年底的飙升是真实的。问题在于,瞄准一个特定数字会驱动政策的上下波动。支持者认为,这在长期内增加了可预测性:如果家庭和企业知道目标是2%,那么他们将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像所有方法一样,这并不是完美的,但总比因为对经济持合理悲观看法而惩罚投资者要好。中国对债市反弹持负面态度,并威胁要干预以防止收益率过低。经济学家们被敦促不要使用“通缩”这样的术语。过于鲜明的市场疲软描述也可能招致惩罚。

中国的问题不是通胀过高,而是相反。根据上周五发布的数据,7月消费者价格略有回升。虽然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上涨都是好消息,但广泛的通缩力量仍然占主导地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延续了2022年开始的下降趋势。这与前央行行长所说的“央行家的梦想”——2%的通胀,相去甚远。

官员们在理论上显然被目标背后的一些理念所吸引。他们过去曾将3%作为目标,尽管更多是作为上限,而不是必须要达到的水平。

中国当局收到许多经济建议。中国政府被敦促——或者说被告诫——提振消费支出,控制出口,抑制产能过剩,清理地方政府债务。请解决通货紧缩的风险,在削减利率方面不要那么胆小。中国已经从保证优异的表现变成了受困于糟糕的结果。领导人通常对那些看似旨在削弱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西方批评感到恼火,其中一些批评确实符合这种描述。

这就是为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的言论如此引人注目。他虽然小心翼翼地没有提到“通缩”一词,但显然意识到需求疲软的危险,并提出2%-3%的目标。他表示,现在经济“易冷难热”,如果真的陷入“低通胀陷阱”,后果会很严重。所以建议将CPI增长2%-3%明确为刚性政策目标。”

潜在的绊脚石之一是政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往往与明确的通胀目标密切相关。如果要让官员们实现目标,最好让他们在不担心政治因素的情况下自由行动,因为这些政治因素通常困扰着财政部长和立法机构。另一个优势是,如果政策失败,央行可以承担责任。在北京,任何形式的独立性都是问题。

但这不应掩盖这一想法的价值。还有一些微妙之处可以考虑。例如,英国央行在1992年被赋予了通胀目标,比布莱尔政府赋予其独立性早了五年。即使在当代时代,政治也没有脱离借贷成本。在澳大利亚,财政部的最高官员参与储备银行委员会,且两位受人尊敬的前央行行长反对取消内阁否决决策的权力。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也警惕与国会对立。正如Sarah Binder和Mark Spindel在其著作《独立的神话:国会如何管理美联储》中写到的,前主席本·伯南克在2009年对目标进行调研,并遭遇了阻力。伯南克需要等待更有利的条件。

按照其他国家的做法设定中国的通胀目标有些牵强。但这一想法的实质不应被忽视。疲软的价格对中国不利,也对全球经济造成压力。

掌握最新全球资讯,下载FX168财经APP

相关推荐

关闭

与其惩罚合理看跌的投资者,中国不如认真考虑2%的通胀目标?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日前,彭博专栏文章指出,中国应该认真考虑2%的通胀目标,尽管存在一定缺点,但总比因为合理的看跌观点而惩罚投资者要好。中国消费者价格缓慢上涨的步伐导致要求刺激经济的呼声日益高涨,北京方面也在朝着正确...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