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周四(11月14日)亞洲股市下跌,美元的持續走強和中國經濟疲軟抑制了該地區的風險偏好。由於日元貶值,日本股市上漲。
中國內地和台灣地區股市走低,韓國和澳大利亞股市則小幅上漲。香港股市在清淡的交易量中下跌,盡管有惡劣天氣跡象,市場仍然開放。美國股指期貨下跌。
MSCI亞洲股票基準指數正處於自四月以來最糟糕的一周,而彭博亞洲貨幣指數本周迄今已下跌超過1%。美元指數達到兩年高點,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亞洲交易時段連續第三天上升。
強勢美元衝擊亞洲資產
自美國大選以來,隨着投資者評估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提出的關稅政策對該地區增長的影響,加上美元飆升給該地區貨幣帶來的壓力,亞洲資產已下跌。
“美元的強勢很可能成為該地區股市的一個主要壓力點,”IG Asia Pte的策略師Jun Rong Yeap表示。
芯片制造商的股票下跌,因投資者繼續評估特朗普當選後該行業的前景。台積電——MSCI指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跌了多達1%。韓國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一度下跌6.1%。
巴克萊亞洲跨資產策略主管Kaanhari Singh在彭博電視上表示,由於上周中國立法會議上傳遞的政策信號,刺激措施可能不會專注於推動增長,中國股市可能仍將保持在區間內波動。
“這很重要,因為看起來中國的財政刺激可能更具反應性而非主動性,”Singh表示,“推動該地區外匯和股票風險的是美元的整體走強。”
在強勢美元的壓力下,日元兌美元進一步下跌至自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跌幅接近日本當局上次幹預匯率支撐本幣的水平,日本高級外匯官員警告稱,一邊倒的、突然的波動引起關注。
“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鷹派言論,但如果沒有更具體的後續行動,很難阻止日元的下跌,”Yeap表示。
在亞洲其他地區,中國新發行的雙幣種美元債券收益率下跌,且在二級市場上的折扣比可比的美債更大。據信貸交易員稱,中國在其自2021年以來的首次美元債券發行中吸引超過400億美元的投標,是發行量的20倍,因為國內投資者尋求更高的回報,並希望受益於稅收豁免。
騰訊控股股價上漲多達2.8%,該中國科技巨頭發布了好於預期的盈利,並表示在北京最近的刺激措施之後,經濟出現“綠色萌芽”。
澳大利亞失業率持穩在4.1%,符合預期。其他即將發布的數據包括泰國消費者信心指數。
抗擊通脹
周三公布的美國消費者價格(CPI)數據總體上符合預期,但年化的三個月核心通脹率有所上升。總體來看,這些數據支持美聯儲在12月中旬降息的可能性,互換交易員將降息的可能性從周三早些時候的56%提高至約80%。
更細節的數據導致短端債券收益率下降,兩年期收益率下跌五個基點至4.29%。周四亞洲交易時段,國債收益率在收益曲線上略微走高。
“12月降息仍有可能,”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的Seema Shah表示。“一個高於預期的通脹數據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在下次會議上保持利率不變。”
幾位美聯儲官員重申他們對需要降息到何種程度的深層次不確定性,突顯出政策制定者在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時所面臨的困難。
“符合預期的CPI數據顯示,盡管在抑制高通脹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最後一英里’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ClearBridge Investments的Josh Jamner表示。
交易員現在將重點轉向周四晚些時候公布的美國PPI數據,該數據預計將顯示10月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和核心生產者價格同比上升。
比特幣創下新高,首次突破93,000美元,因交易員對特朗普對加密貨幣的口頭支持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在早盤亞洲交易中,比特幣約為90,000美元。
在其他商品方面,油價在周三上漲後回落。黃金連續第五個交易日小幅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