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企业加速向美国发货以应对新关税的实施,推动11月出口增长6.7%至3120亿美元,而进口意外下降3.9%,为14个月以来最大降幅,反映了国内经济疲软的迹象。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11月中国进出口均未达预期,出口同比以美元计价增长6.7%,达到3120亿美元,而进口下降3.9%。贸易顺差达到974亿美元。
进口降幅出乎意料,为2023年9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分析师此前预计进口将增长0.3%。出口增速从10月的12.7%大幅放缓至6.7%,也低于分析师预期的8.5%。
截至11月的年初至今数据表明,中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5.4%,达到3.24万亿美元;进口同比增长1.2%,达到2.36万亿美元。
美国进口商为了避开新关税,提前从中国采购商品。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填补国内消费的不足。
最近几个月,出口量增长速度超过出口总值,这表明国内外企业通过降价参与竞争。
出口一直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相比之下,中国国内消费持续疲软,房地产市场低迷。
11月的贸易数据发布正值中国高层领导承诺通过加大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力度来提振明年经济增长。他们还提出了“非常规逆周期调整”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承诺。
马来亚银行宏观研究总监Erica Tay表示,随着美国进口商继续“提前储备”中国商品,出口增长可能在2025年初进一步提升。然而,由于美国关税的影响,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下滑。
随着通缩压力的加剧,更多国家可能会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免受中国商品的冲击。中国对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超过进口量,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高。
即使不考虑关税因素,11月通常是出口旺季,因海外进口商赶在假期前补充库存。
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处理量连续几个月增长,国际航空货运航班在11月中旬创下新纪录,表明高价值商品的需求增加。中国低成本购物应用Temu和Shein在11月美国销售表现强劲,表明跨太平洋的小包裹运输量激增。
国内方面,尽管制造业活动连续两个月扩张,11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0.3,但国内需求依然低迷。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11月同比仅上升0.2%,创五个月新低,进一步反映出国内消费动力不足。
这些数据凸显了中国经济在外部需求和内部消费之间的失衡,同时为政策制定者的刺激措施带来了更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