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前,日本和中國正在尋求改善兩國關系,但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在印太地區的積極軍事活動使得兩國難以減少長期的緊張局勢。
“鑒於中美關系可能的動蕩以及特朗普上任後全球局勢的變化,東京確實希望與北京建立更加順暢的關系,”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Ian Chong表示。
“然而,雙方的基本立場相距甚遠,只要中國繼續在東海提出主權要求並展示出通過軍事力量推動這些目標的能力,中日之間很難實現雙邊關系的根本性重置,”他在電話中告訴美國之音。
日本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周三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外長王毅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雙方同意促進王毅於2025年訪問日本,並在基本社會層面改善兩國關系。
王毅在周三表示:“中日兩國應加強人文交流,鞏固中日友好的公眾支持,妥善處理爭議和分歧。”他還指出,東京應“調整戰略認知”,並“對中國采取積極政策”。
盡管北京強調此次會談的積極面,岩屋毅在與王毅會晤時重申了東京對中國在日本附近區域增加軍事活動的擔憂,並強調了日本公民在中國的安全問題。
日本外務省發布的聲明稱:“岩屋表達了日本對東海局勢的嚴重關切,包括釣魚島周邊的形勢和中國軍事活動的升級。”
盡管存在這些擔憂,岩屋和王毅同意舉行高級別經濟對話,並組織日中安全對話,以改善在安全問題上的溝通。
專家認為,鑒於北京對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日益關注,日本認為可以從中獲取“一些積極成果”。
東京的國際基督教大學政治學與國際研究教授Stephen Nagy表示:“東京認為特朗普政府可能在關稅和安全問題上對中國采取非常強硬的立場,他們理解現在可能有更多的杠杆。”
他指出,由於中國仍致力於重塑周邊地區的安全環境,日本的重點是通過改善關系獲得短期的收益,而不是重置雙邊關系。
“他們認為可以從中國獲取一些積極成果,無論是商業領域的合作,還是兩國之間人員流動的增加,”Nagy補充道。
中日之間的主要爭議之一是日本福島核電站處理過的放射性廢水排放問題。中國一再反對東京的這一做法,並對日本海鮮實施進口禁令。
雖然兩國政府在9月同意采取措施,允許像中國這樣的利益相關方獨立取樣處理過的水,但王毅和岩屋就此話題的討論並未顯示出北京有放寬進口禁令的跡象。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周三報道稱:“王毅重申中國反對日本排放福島核汙染水,強調日本應履行對中國的國際義務和承諾,建立長期的國際監測機制,並允許中國獨立取樣和檢測。”
盡管中國繼續對日本海鮮實施禁令,Nagy表示,中國仍將借此機會加強與日本的關系,並可能削弱華盛頓與東京之間的聯系。
“中方有很長的曆史,利用經濟手段試圖在華盛頓和東京之間制造裂痕,但由於日本已經看慣了這些策略,而中國經濟目前也在衰退,因此北京是否能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持續的變化,仍是一個未知數,”Nagy說。
Ian Chong表示,雖然日本希望與中國改善關系,隨着特朗普在1月重返白宮,日本與美國的關系仍將是東京的優先事項。
“東京會盡量與美國保持一致,因為日本經濟與美國經濟緊密相連,”他告訴美國之音。
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周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希望日本能夠加強與美國的同盟關系。他表示:“我認為,進一步加強美日同盟關系非常重要……並共同理解東北亞局勢。”
盡管美日關系仍是日本的優先事項,Nagy表示,東京仍將試圖影響美國與中國競爭的走勢,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的第二任期內。
“日本會嘗試向華盛頓傳達,他們與中國的關系並非簡單,因為他們無法簡單地切斷關系或過度安全化,畢竟北京仍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鄰國,”他告訴美國之音。
“當東京與美國互動時,這是一個合作、協調,並試圖影響華盛頓決策過程的關系,以便他們不會對與中國的競爭采取過度安全化的立場,”Nagy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