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周四(2月13日)亞洲股市上漲,因美俄會談激發對烏克蘭戰爭結束的預期。中國市場前景改善也提振了風險情緒。
亞太股市指標連續第二天上漲,日本和香港股市均上漲。盡管美國通脹數據超出預期——這削弱降息預期——但亞洲市場忽視了這一數據,轉而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的烏克蘭和平談判。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引發了周三美國國債的拋售。
風險偏好的逆轉發生在亞洲區域股指年初以來表現不如全球同行的背景下,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美元走強以及中國缺乏國內政策刺激對市場造成了壓力。不過,近幾周,中國市場在人工智能突破的推動下有所回升,科技股指數有望迎來自2022年2月以來的最高收盤。
在中國,官方正在制定一項提案,幫助中國萬科公司彌補約500億元人民幣(68億美元)的資金缺口,預計今年將獲得政府支持,突出政府對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援助。
中國科技股的購買熱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潛力方面,推動恒生科技指數有望創下自中國疫情重啟以來的最高水平。
“整個地區風險環境的溫和改善反映了市場對美國高於預期的通脹數據的淡然反應,”IG亞洲市場策略師 Jun Rong Yeap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仍然需要更多的通脹數據以確立趨勢,且市場已經為美聯儲的長期暫停持有立場做好了準備。”
美國和俄羅斯就結束烏克蘭戰爭進行的談判使得石油價格延續下跌,市場開始猜測俄羅斯供應風險可能減緩。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股價在香港上漲多達29%,為近三年來最大漲幅。亞洲航運股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擔憂貨運費率下滑而下跌。
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同意開始談判結束烏克蘭戰爭,推翻了三年來美國的政策,並令歐洲盟友感到意外,他們擔心美國這種更溫和的姿態可能會變相向俄羅斯領導人讓步。
Saxo Markets Pte首席投資策略師Charu Chanana表示:“市場情緒受到俄羅斯-烏克蘭衝突潛在解決和中國科技領域持續勢頭的提振。”
在亞洲,預計周四發布的數據包括日本的生產者物價指數、菲律賓的利率決策,以及中國的貨幣供應數據(可能在2月15日之前發布)。此外,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計劃在周四與特朗普在白宮會面。
美元指數變化不大,投資者等待可能的對等關稅的明確性。在周三的拋售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小幅回落。日元稍微走強,在連續三天下跌後反彈。
周三,美國國債價格全線下跌,投資者調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這些變化主要源於美國價格的意外上漲,導致交易員調整了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現在預計今年唯一的一次降息將在12月進行。
美國勞工統計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CPI月度增長0.5%,為2023年8月以來的最大增幅。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0.4%,也超出預期。年同比指標的整體和核心通脹均高於預期。
“1月CPI數據常因年度費用(如保險)而受到扭曲,因此數據可能會被擱置,特朗普和他的關稅公告可能成為主導因素,”Chanana表示。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盡管美聯儲在控制通脹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
大宗商品方面,黃金延續前一交易日的上漲趨勢,接近本周創下的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