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還不到一個月。然而,許多與特朗普相關的熱門投資(“特朗普交易”)的勢頭已經開始減弱,而中國和歐洲的股市——在特朗普選舉勝利後曾經陷入困境——卻在快速上漲。
在1月上半月的猛漲之後,過去幾周美元指數對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貨幣走軟,原因是外匯交易員逐漸認識到,特朗普提出的普遍關稅威脅可能只是一個談判的開場白,用於向其他國家爭取經濟和政治讓步。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表示:“這絕對是一種談判策略。”
在其他情況下,這一變化可能是特朗普勝利後掀起的投機狂熱開始冷卻的跡象。比特幣等與特朗普相關的加密貨幣(作為最成功的“特朗普交易”之一)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基本保持橫盤震蕩。比特幣的價格在過去幾周未能突破10萬美元大關。
此外,一些流行的“迷因”代幣,例如特朗普自己的加密貨幣(TRUMPUSD)和放屁幣(fartcoin)也大幅下跌。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提到計劃建立一個戰略比特幣儲備。但到目前為止,政府尚未宣布相關計劃。
許多與特朗普交易密切相關的美國股票也出現了困境。Geo Group Inc.的股價已經下跌約25%。該公司是預計將從大規模驅逐移民中受益的私人監獄公司,截至上周五,其股價接近27美元/股。
特斯拉公司的股價也自2025年初以來有所下跌,而特朗普媒體與科技集團的股價也在最近走低。
但不僅僅是個別股票:像標普500這樣的廣泛美國股指在過去三周內表現平淡。盡管該指數曾一度嘗試創下新的曆史高點,但最終上周五仍未能突破。盡管標普500三周沒有創下新的記錄高點,可能看起來不算大問題,但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部分投資者的擔憂情緒。
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的最新調查顯示,超過47%的受訪者對股票市場持悲觀態度,這是自2023年底以來的最高空頭情緒讀數。
股票市場的上漲動力失去,可能讓散戶感到焦慮,但截至目前,Interactive Brokers的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認為沒有理由過度擔憂。他將其歸因於經典的“買預期,賣事實”的市場反應。
“‘買預期,賣事實’之所以流行,是有原因的,”Sosnick表示,“市場常常對潛在事件產生過度熱情,結果發現現實遠不如預期那樣激動人心。”
中國和歐洲股市飆升
在美國股市徘徊不前的同時,中國和歐洲股市卻在快速上漲。香港恒生指數自2025年初以來上漲近13%,而歐洲的Euro Stoxx 50指數上漲超過9%,並在周四創下25年來的曆史新高。根據FactSet的數據,美國交易的阿里巴巴集團(BABA)股價自1月1日以來已飆升超過45%。
Rayliant Global Advisors的首席投資官Jason Hsu表示,人工智能應用DeepSeek展示了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幫助複興了中國股市的表現。
“DeepSeek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投資者的心理,”Hsu表示,“之前他們認為中國只是處於美國的經濟壓制下,現在大家認為中國不僅能在制造業上競爭,還能在軟件開發的前沿展開競爭。”
DeepSeek並不是中國近期唯一的重要創新。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公司在推出其“天神之眼”全自動駕駛技術後股價大漲,並表示將為大部分車輛提供此技術而不收取額外費用。美元走弱以及特朗普減少關稅威脅的策略也幫助推高了中國股票和人民幣。
對於特朗普交易中的美元,未來的道路可能尤其難以預測。如果國債收益率繼續走低,而特朗普避免實施大規模關稅,美元可能會繼續走軟。但沒有人能確切知道特朗普接下來會做什麼。就目前而言,任何跡象表明特朗普可能兌現其貿易威脅,可能會暫時推動美元上漲。
Dunham & Associates投資顧問公司的首席投資官Ryan Dykmans表示:“這就像一個輪盤賭,你真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美國股市前景相對樂觀
回顧過去,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可能在短期內難以大幅上漲。根據FactSet的數據,即使在最近的回調後,比特幣價格自選舉以來仍然上漲超過40%。
其他分析師認為,美國股市在短期內的前景更為樂觀。美國股市的基本面依然堅實,且美國經濟增長速度仍然高於歐元區,而中國則在經曆房地產市場曆史性崩潰的後遺症。
盡管周三發布的通脹報告超出預期,但標普50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周以來仍有上漲。到目前為止,投資者似乎對美聯儲可能保持利率不變的預期不以為意,認為此舉可能要等到今年稍晚。
“我不認為牛市會停滯不前,”Patriarch Organization的首席執行官Eric Schiffer表示。
最終,這是否只是一次“趕超交易”或是更大規模的市場領導力轉變,尚需觀察。對於Dykmans來說,他將密切關注如企業盈利增長等基本面,而Schiffer表示,他將繼續監控公司財報電話會議,觀察管理層是否表現出更大的擔憂。他指出,近年來,“衰退”一詞在會議中提及的頻率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