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小型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进行限制,此前许多小公司已成为价格操纵的工具,导致美国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过去一年,中国批准的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数量明显减少,从2024年上半年的22个减少到6月后的11个。接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的四人表示,该机构今年将对具有小市值和基本面疲弱的中国公司在美国的IPO实施“更严格的控制”,因为这些公司容易受到市场操纵。
CSRC担心这些在美国上市的小型公司是否真正需要通过上市来筹集资金。“不仅是中国监管机构,其他市场参与者也对这些公司为什么需要在海外上市提出质疑,”一位熟悉CSRC最新想法的人士表示。
监管机构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自2021年以来,中国加强对境外资本募集的监管,引入了新的跨境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规则,这也使得申请境外上市的公司面临更复杂的申请流程。
去年,创纪录数量的中国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时伴随着日益增加的价格操纵指控,以及美国监管机构对投资这些公司的警告。
分析师表示,这次打击是北京在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加剧之际,减少与美国金融联系的最新努力,并凸显对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股票过度投机的担忧。
“中国不希望更多地参与美国资本市场,”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商业与政府研究中心的研究员Andrew Collier表示,“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外直接投资减少之际,中国也不希望因股票价格的高波动而在国际上损害其形象。”
最新的监管收紧是在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激增的背景下发生的,目前北京加强了对国内上市的控制。公开记录显示,过去一年有61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较2023年的37家有所增加。在同一时期,中国本土交易所的IPO数量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赴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热潮发生在许多公司,尤其是小型公司,它们近年来报告了极端的价格波动,引发对市场操纵的担忧。
2022年,一家名为Magic Empire Global的小型香港券商的股票在首次公开募股(IPO)后的第一周内飙升至发行价的60倍,然后在短短一周内损失95%的价值。Magic Empire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此后,纳斯达克暂停几家小型中国公司的上市,并警告投资者注意“拉高出货”(pump-and-dump)风险。
根据曾经的投资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自2022年以来,128家中国公司在纽约IPO后不久报告了无法用公司基本面解释的异常价格活动。
美国监管机构,包括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年来多次发出关于涉及在纽约上市的小型中国公司的“拉高出货”计划的警告。
在上个月的一份报告中,美国金融业监管局表示,这种诈骗不仅发生在IPO期间,也可能在IPO后数周或数月内发生。
“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太小,无法被机构投资者纳入投资组合,”TH 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Tian Hou表示,他的公司在纽约投资于中国股票,“这使得这些股票容易被操纵,因为推动价格上下波动并不需要花费很多钱。”
中国的证券监管机构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提高本地公司在美国上市的门槛来解决它。中国证监会正在花费至少两倍于一年前的时间,审查中国企业提出的赴美上市申请,其中以计划融资1000万美元的企业为首。
CSRC加强审查包括对IPO申请者提出更多问题,例如股票期权计划是否可能导致内部交易,以及如何保护用户数据。
IPO律师和银行家表示,客户可能需要花费长达一年时间才能获得CSRC的批准,而去年只需不到两个月。
“CSRC对中国公司的美国IPO申请做出很多评论,甚至在美国证交会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也会提出问题,”在Carter Ledyard & Milburn担任合伙人的、专门处理中国公司美国上市业务的Pang Zhang-Whitaker表示。
与此同时,中国当局正在推动更多的大型内地上市公司今年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香港上市规模达到20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CATL将带头,标志着香港今年可能会出现募资活动的显著回升。
今年的监管收紧有望继续下去。“从中国整体利益来看,在美国筹集资金的好处不够大,风险却更大,”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Collier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