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2025年初,中國工業企業利潤收縮,發出經濟前景不容樂觀的信號,尤其是在美國更高關稅迫近的情況下。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3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個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0.3%,表明去年12月的盈利反彈只是曇花一現。彭博經濟研究此前預計,今年1月至2月的工業利潤將同比增長9%。
國家統計局分析師於衛寧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數據較去年3.3%的降幅有所改善。“工業企業利潤正穩步恢複,”他指出,但同時警告未來仍存挑戰,“一些企業仍面臨諸多困難,外部環境也變得更加複雜。”
工業企業利潤已連續三年下降,進一步加大了政策制定者加大支持力度的呼聲,以提振低迷的經濟。
企業財務狀況的惡化表明,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複蘇仍然脆弱。利潤回升對於提升企業信心、鼓勵投資和增加就業至關重要。這對北京今年刺激國內需求的努力並非好兆頭,尤其是在關稅上升可能影響出口的情況下。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上任僅兩個多月內就對中國商品加征20%的額外關稅。他在周三晚間宣布,將從4月2日開始對“非美國制造”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
北京為今年設定“約5%”的增長目標,分析人士認為,為了抵消美國更高關稅的影響,這一目標需要更強有力的刺激措施來支撐。
去年下半年,中國政策制定者推出多輪刺激措施,包括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以提振需求,這一舉措幫助中國達成5%的官方增長目標。
去年出口占中國GDP的近20%,但今年年初出口勢頭有所減弱,因出口商在特朗普連任後提前出貨以規避新關稅的趨勢開始消退。
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跌入負值區域,為去年年初以來首次,反映出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的情況下,家庭消費依然謹慎。
與此同時,全國失業率上月升至兩年來的最高水平,為5.4%,而16至24歲非在校青年城鎮失業率升至四個月來的高點,達到16.9%。
與此同時,一些華爾街銀行對中國今年的經濟前景變得更加樂觀,認為經濟出現回暖跡象。過去一個月,匯豐銀行、澳新銀行和花旗銀行的經濟學家分別將中國今年的GDP增長預期上調至4.8%、4.8%和4.7%,高於此前預測的4.5%、4.3%和4.2%。摩根士丹利也將其預期從此前的4.0%上調至4.5%,原因是年初的經濟活動數據表現強勁。
作為衡量消費的指標,1月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增速快於去年12月。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產出均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