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由於中國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征關稅,美元在經曆了三年來最大跌幅後進一步擴大跌勢,這是本周令市場劇烈震蕩的貿易戰中的最新一輪交鋒。
美國股指期貨和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均轉跌,本周主要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的影響,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引發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並動搖了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心。
美元跌跌不休,日元、瑞郎和黃金等避險資產上漲,而歐元則升至三年來的最高水平。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本周上漲50個基點後,仍保持在4.4%上方。
由於白宮澄清美國對華關稅升至145%後,市場情緒轉為焦慮,一個亞太股市指數連續第三周下跌。然而,由於預期政府將出台更多經濟刺激措施,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周五上漲。
中國宣布對美關稅上調至125%
在特朗普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45%之後,北京於周五宣布將對美進口商品的關稅上調至125%,這是對美國進一步加稅的回應,也進一步加劇了這場有可能顛覆全球供應鏈的貿易戰。
中國財政部聲明中指出:“即便美方繼續加征再高關稅,已經沒有經濟意義,而且還將淪為世界經濟史上的笑話。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但是,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forexlive點評稱,中國對美國商品對等報複,加征125%的關稅。但這不應是關注重點,因為這實際上已經等同於兩國之間的貿易禁運。關鍵的一句話是中國表示,它將忽略任何美國進一步的加征關稅,因為那將只是一個數字遊戲,沒有任何實際的經濟意義。這也是特朗普在中國被加征125%關稅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目前已經達到了升級的頂峰。
該機構指出,從交易的角度來看,股市的下行空間現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限的”,有限並不是指市場不會下跌,而是從風險/回報的角度來看,會開始關注相反的方向。這也是可以從市場反應中“感受到”的東西。當時一次報複引發了激烈的拋售。第二次報複只造成一些後來的損失被收複。而現在,在第三次報複之後,盡管有一些拋售,但市場表現相當穩健。
forexlive認為,市場目前已經從大幅波動轉變為小幅波動。市場現在可能正期待着整體降級,問題是特朗普需要放下他的驕傲並邁出第一步,因為目前中國占據上風。但特朗普可能會將其宣傳為他更勝一籌,為了更大的利益而進行談判,因為他關心為世界做正確的事情等等,但他才是需要首先采取行動的人,因為中國顯然不會這樣做(而且它也不應該這樣做,因為它一開始就不是貿易戰的發起者)。
forexlive也指出,這很難想象,但如果特朗普真的關心市場(正如從債券市場拋售中發現的那樣),那麼他必須采取行動,因為他的“政治資本”無法長期拯救他。
美元信心危機?
在中國采取最新舉措之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提高對這個亞洲國家的關稅,盡管他暫停對其他一些貿易夥伴的額外關稅。
由於貿易戰可能將美國推入衰退,美元已成為市場動蕩的最新受害者。在美國資產被廣泛拋售之際,美國國債的避險地位以及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正受到質疑。
荷蘭國際集團策略師Francesco Pesole等人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潛在的美元信心危機的問題現在已得到明確回答——我們正全力經曆一場危機。目前,美元的暴跌正成為‘拋售美國’的風向標。”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周四在一次內閣會議上試圖安撫市場,表示已有超過75個國家希望與美國開啟貿易談判。特朗普本人也表達了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達成協議的希望。
但馬爾堡投資公司的固定收益經理James Athey表示,當前市場前景比一個月前更加充滿不確定性。“仍有許多無法回答的問題。”
隨着特朗普周三宣布對多個國家暫時下調關稅後短暫但猛烈的反彈行情消退,市場對關稅的擔憂重新引發對避險資產的強烈需求。
新加坡華僑銀行投資策略董事總經理Vasu Menon表示:“鑒於經濟增長與通脹的不確定性、市場情緒的變化及貿易形勢的快速發展,全球風險資產的短期前景仍不明朗。”
投資者將在周五晚些時候關注一些美國大型銀行高管的指引,這些銀行將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包括富國銀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貝萊德也在美國開盤前發布財報。
美股財報來襲
不斷惡化的關稅爭端已經影響到企業。奧迪已暫停向美國發貨,高於預期的進口稅也促使日本任天堂公司推遲了其備受期待的Switch 2遊戲機的預購。從雷朋眼鏡到假發,美國買家可能會看到意想不到的價格上漲。
摩根大通全球支付聯席主管Max Neukirchen表示,由於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摩根大通的企業客戶正暫緩投資決策。
巴黎OFI Invest AM歐洲股票主管Olivier Baduel表示:“全球貿易的主要參與者剛剛推翻了遊戲規則,我們不知道他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們正目睹可見性的喪失,我們仍處於不確定性階段。”
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及他對關稅政策時而宣布、時而撤回以來,日交易額達7.5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美元指數自2月份的峰值以來已下跌超過6%,周五下跌約1.2%,有望創下自2022年11月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
歐元周五繼續上漲,對美元匯率達到三年多來的最高點,同時在離岸市場對人民幣匯率也升至11年來最高。
債市太瘋狂
本周美國國債市場的劇烈拋售讓人想起疫情時期的“現金荒”,重燃全球最大債市脆弱性的擔憂。數據顯示,3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4.90%,有望錄得自1982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安聯全球投資公司全球固定收益首席信息官Michael Krautzberger表示:“我們在美國債市中看到的走勢,目前並不是出於對通脹的擔憂。”
Krautzberger指出,美債市場的劇烈波動可能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急劇放緩或衰退的擔憂,這種情況可能會使本已不可持續的美國財政狀況變得更加糟糕。“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能只是見證了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再平衡,或杠杆基金的去杠杆行為。”
Capital.com高級金融市場分析師Kyle Rodda表示:“資金正在明顯逃離美國資產。貨幣貶值和債市暴跌從來不是好兆頭。這不僅僅是對經濟放緩和貿易不確定性的定價。”
大宗商品方面,原油有望連續第二周下跌。銅價延續了此前從11個月低點反彈的勢頭。鋁、鋅和鎳均上漲,而新加坡鐵礦石期貨變動不大。現貨黃金上漲超過1.5%,至3223美元,此前盤中曾觸及3230美元的曆史新高。本周迄今,金價已上漲超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