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汽車制造商征收關稅的10個交易日以來,市場的動蕩堪比2020年疫情恐慌時期——從股票到債券、石油、黃金,甚至美元價格都劇烈波動。
作為全球市場的基石,美國國債的受害尤為嚴重,拋售力度是幾十年來最大的,仿佛在強調全球貿易和金融的根基正被動搖。
一切動蕩始於特朗普所謂的“解放日”。 他在4月2日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並對一些特定貿易夥伴征收更高稅率,築起一百年來美國經濟最高的關稅壁壘。
一周之後,美國與中國的經濟摩擦已經演變成全面衝突。到周五(4月11日),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經高達145%,幾乎形同貿易禁運。
自4月2日以來,MSCI全球股指已蒸發超5萬億美元市值,凸顯出投資者對特朗普強硬關稅政策的措手不及,也讓人擔憂他的反複無常將削弱美國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信心已經破碎,我們還不知道市場暴跌之後的連鎖效應是什麼,”澳大利亞資深基金經理Geoff Wilson說,“可能已經有一些對衝基金破產,也可能有其他後果,這些都會在接下來幾周逐漸顯現。”他表示,他們的基金趁亂在低位買入。
清明節“反擊”
一開始,遭受拋售最嚴重的是與經濟增長相關的資產——銀行、工業金屬,以及像蘋果這樣依賴中國供應鏈的企業。
北京時間4月4日(清明節假期)黃昏,中國予以反擊,對美國產品征收34%關稅。
受此影響,油價跌至四年低點,全球主要股指跌幅超過10%,進入“修正區間”。甚至連黃金這類傳統避險資產也開始下跌,預示着市場的不安,因為投資者面對追加保證金壓力,不得不拋售最安全的資產。
來自新加坡APS資產管理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Wong Kok Hoi表示,這是他多年來一直擔心的情形。
“我做夢也沒想到關稅會升到125%。”他說。之後幾天,美國和中國的互征關稅節節升高,“基本上,兩大經濟體間的貿易要停滯了。”
不過他早早將資產配置到了中國的半導體、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板塊,因此他今年的投資組合目前已經上漲約20%。
貿易戰升溫
在華爾街,銀行家們開全球電話會議安撫客戶。很多人曾期待特朗普在關稅正式生效前回心轉意。但在周日打完高爾夫後,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面對記者關於市場的提問時說:“有時候你必須吃藥。”
這番話讓市場徹底崩潰。納指100期貨暴跌超5%,日經期貨觸發熔斷,跌幅達8%,隨後繼續下探。標普500指數距離七周前創下的曆史高點已下跌17%。CMC Markets亞洲區主管Christopher Forbes稱,周五和周一創下了曆史上交易量最高的記錄。
華爾街“恐慌指數”VIX飆升至60以上——這一水平通常只在2020年或2008年金融危機時才會出現。
而對於加州的Takeuchi來說,在Matthews Asia的同事們正在電話會議上討論這家管理着70億美元資產的公司如何應對日益加劇的市場暴跌時,他的闌尾發作。
“我在手術前兩分鍾還在開會,”Takeuchi說。“護士都說:‘你真的非得參加這個會嗎?’”
與此同時,東京日經指數在周三暴跌4%,全球股市市值蒸發了數萬億美元,這是史上市值損失最大的市場下跌之一。除了急診手術外,Takeuchi還在盡可能確保自己的投資組合不受衝擊。
“我們確實有交易。”他說,他們在價格觸及目標時買入賣出,選擇那些美國市場敞口較小的公司,但並未就某個板塊或貿易戰結果下注,“我不想過於戲劇化。我們所做的就是保持冷靜、控制風險、專注選股。”
債券暴雷
過去幾個月,市場普遍認為匯率市場將成為對關稅的首個反應渠道。但真正的震蕩卻來自債券市場。
4月3日午夜關稅生效後不久,在亞洲市場交易時段,美國國債遭遇大規模拋售。收益率通常波動極小,但在短短兩個小時內,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近20個基點——交易員認為這或是某些市場的被迫拋售信號,或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國債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正在動搖。
然而幾個小時後,市場又遭遇劇烈反轉。特朗普突然宣布暫停部分雙邊關稅,僅保留10%的普遍關稅,並再次提高對中國的征稅力度。股市隨後飆漲,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之一,但由於不確定性仍在,市場再次動搖。
劇烈震蕩
西太平洋銀行金融市場策略主管、擁有30年市場經驗的Martin Whetton表示,周三的債券交易史無前例。“資本並未如預期般湧向美元、美國國債避險,這非常驚人,也敲響了警鍾。”
到了周五,即特朗普宣布汽車關稅的第11個交易日,市場已顯疲態,但仍未見穩定跡象。北京周五宣布,將對美國產品關稅上調至125%。
美股繼續下跌,美元兌瑞士法郎跌至十年低點,人們開始議論,這是否標誌着美國在全球金融中主導地位的終結。
“感覺像是幾天內經曆了一整年的交易,”管理着近600億美元資產的Brandywine Global投資組合經理Jack McIntyre說,“我們現在只能專注於我們確定的事情。”他預計,隨着美國經濟放緩、全球繼續拋售美資,美元將進一步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