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全球大流行的刺激措施引發了從股票到加密貨幣和房地產等各種領域的投機狂潮。中國采取了另一種方式,官員們采取行動抑制泡沫。
其結果是近年來主要金融市場之間最極端的分歧之一。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 of stock)今年的下跌意味着該指數落後全球同行37個百分點,這是1998年以來的最大差距。中國垃圾級美元債券的回報率落後全球高收益債券約25個百分點,這是1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雖然曼哈頓、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的房價在飆升,但過去四個月中國的房價卻在下跌。
(圖源:彭博)
這種不佳表現讓華爾街貪婪地盯着中國的低估值,尤其是在中國政府開始放寬政策之際。過去幾個月,高盛集團、貝萊德集團、瑞銀集團和匯豐控股都增持了中國股票。摩根大通的Marko Kolanovic本周建議在2022年全力押注中國,並預測MSCI中國指數將飆升近40%。
富達國際在香港負責中國特殊情況戰略的Dale Nicholls說:“曆史告訴我們,這些時期通常是提供最有吸引力的機會的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緊縮之後,放松政策的空間很大。這顯然是一段動蕩的時期,但我們以前也經曆過這種情況,很可能還會再次出現。”
這一看漲理由建立在這樣一種預期之上:即政策制定者將在2022年支持經濟,以防止硬着陸。這將意味着放松已經壓低了中國資產估值的監管打壓。中國央行本月向銀行釋放流動性,強化了這一共識。有猜測稱,下周一銀行將自2020年4月以來首次降低基準貸款利率。
這種想法認為,由於目前的倉位如此之輕,中國資產有望從政策轉變中複蘇。高盛的策略師表示,由於今年出現了極端的資金外流,全球主動型基金對離岸中國股票的配置接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今年,投資者向全球股票基金投入的資金比過去19年的總和還要多。
然而,今年打壓中國金融市場的許多因素仍然是懸而未決的,這就是為什麼包括Laura Wang和Jonathan Garner在內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在11月中旬決定不上調他們對中國股市的謹慎看法。自發布2022年的預測以來,MSCI中國指數已經下跌了10%。花旗集團的團隊本周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稱“現在還不是買進的時候”。
投資者仍然容易受到不可預測的政策制定的影響。滴滴被要求從美國退市。中國政府對微博上發布的內容提出異議,這讓有關中國政府對科技行業的打擊接近尾聲的希望破滅。周二,新上市的新浪微博股價下跌近10%。
中美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也威脅到了公司的利潤。周三,在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商務部計劃禁止該行業的一些公司使用美國技術後,中國生物科技股暴跌。
在中國恒大集團和佳兆業集團違約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正在加劇。世茂集團支付困難的猜測尚未得到證實,房地產公司的股票和債券本周大幅下挫。長期以來,世茂集團一直被認為是業內較為健康的公司之一。周三的數據顯示,11月份樓市放緩加劇,給經濟帶來了壓力。
熱錢的幽靈和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泡沫的警惕也可能限制寬松政策。在中國股票和垃圾美元債券在海外大幅下跌之際,外國投資者仍在繼續大舉買入中國政府債券。這些資金的流入支撐着人民幣,目前人民幣兌一籃子貿易夥伴貨幣的匯率處於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央行上周采取行動限制人民幣升值,迫使銀行增加外匯儲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中國區負責人、現就職於康奈爾大學的Eswar Prasad表示:“中國增長勢頭放緩,以及近期金融市場的波動,突顯出北京面臨的一系列困境。”“北京試圖以市場為導向的社會主義為幌子,解決這些內在矛盾的衝動,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進一步的失誤和事故。”
【廣告】高勝率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