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2024年中國股票、債券將遭受650億美元資金外流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股市>正文

《南華早報》:2024年中國股票、債券將遭受650億美元資金外流

文 / Dana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南華早報報道稱,國際金融研究所(IIF)表示,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和投資者情緒的變化將抑制明年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和債券的興趣。

總部位於美國的全球金融服務業協會周三(12月13日)在一份報告中估計,到2024年,外國投資者將流出中國股票和債券的金額達650億美元。

IIF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尤其是中國債券, 外國投資者持續流出資金。

IIF在其資本流動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2024年非居民資本將繼續從中國淨流出。繼2023年出現大幅流出之後,預計2024年非居民投資組合債務淨流出仍將達到450億美元。”。

IIF表示:“盡管美聯儲停止加息,但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的鴿派立場,美元兌人民幣收益率的大幅利差可能會持續下去。”

中國央行維持低利率以支持今年低迷的信貸需求。

與此同時,自美聯儲去年3月開始上調基準利率以來,中美之間巨大的利差加劇了人民幣資產的資本外流。

自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下跌6.2%,9月和10月再次跌破7.3。

此後人民幣壓力有所緩解,近幾周兌美元匯率徘徊在7.13至7.17附近。

IIF周三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盡管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有所回升,但11月外國投資者仍從中國股票和債券中撤資37億美元。

IIF數據顯示,中國股市邊際流入6億美元。

IIF 表示:“我們估計2023年11月新興市場證券吸引了約434億美元。”“這一積極成果打破了新興市場持續三個月的資金外流局面。整體表現主要是由於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

IIF表示,明年新興市場貨幣的回報率將與美國經濟保持密切聯系。

IIF表示,對於中國資產而言,北京與西方關系惡化仍然是主要下行風險,因為對去風險、回流和技術禁運的擔憂明年將持續存在,這將給資本流動帶來壓力。

IIF表示:“隨着發達經濟體央行的鷹派態度減弱,流向非中國新興市場的資金應該會受益於全球通脹下降。”“然而,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和投資者情緒變化將繼續阻礙流入中國的資金。”

IIF表示,由於對房地產市場在經曆了兩年衰退後趨於穩定的預期以及全球對中國產品出口的溫和需求的推動,對中國明年的實際經濟增長“略高於共識”為5% 。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