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美國和印度牛市的異同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美國股市>正文

金融時報:美國和印度牛市的異同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洛克菲勒國際董事長魯奇·夏爾馬在FT的專欄中指出,當全球大多數投資者都被世界金融霸主美國股價的上漲所吸引時,印度卻正在上演一場更為激烈的牛市。

作為最近僅有的兩個以美元計價漲至曆史最高點的主要股票市場,美國和印度在某些方面明顯領先於其他國家,都受到相對強勁的經濟和大量樂觀的國內投資者的推動。

然而,除了這種類似外,兩個牛市看起來毫無相似之處。

美股是一個曆史性的反常現象,只關注一個大行業——科技,以及科技行業中的幾家巨頭,這幾家公司有許多不同的綽號,最近的綽號是 “華麗七雄”。這些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吸幹了其他股票的生命力。

去年,”華麗七雄 “上漲了 80%,占美國股市總漲幅的一半以上。與此同時,在美國交易的 4,700 只股票中,表現中位數的股票是在下跌。這是一個收益異常集中的故事,人工智能的狂熱進一步助長了這一現象,而人工智能主要被視為大公司的福音。

要了解這種情況有多不尋常,請注意,在過去的美國牛市中,不管大市值公司表現有多優異,小市值公司並沒有受到影響。在 20 世紀 70 年代初,以及 20 世紀 90 年代末,小市值公司的年回報率都達到了兩位數,強勁的牛市推高了它們的股價。

現在,小盤股跌跌不休。通常情況下,散戶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比機構投資者大得多,持有的投資組合也往往大相徑庭。就在三年前,在大流行病最嚴重的時候,散戶們還在公然反抗,試圖通過與對衝基金大佬們的倉位對賭來證明他們是錯的。

如今,在 Robinhood 上, 對衝基金和短線散戶的前十大持倉中,”華麗七難 “都占據了大部分。

相比之下,印度牛市是基礎擴大的傳統上漲。各板塊的漲幅分布更為均勻,在過去一年中,沒有一個板塊的收益占到總收益的四分之一。雖然印度的大盤股在上漲,但中盤股和小盤股的漲幅更大;自 2023 年初以來,中位數股票非但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 40% 以上。

有一種觀點認為,隨着資金逃離中國,印度正在從中受益。的確,外國資金正在流入,但速度不如國內資金。因此,外國證券投資者目前持有的股票不到公開交易股票的 40%,低於十年前的 60%。

與其說是人工智能催生了樂觀情緒,不如說是股票文化的傳播推動了印度股市的發展,收入增加讓更多人有能力購買股票。印度人在定向投資計劃中持有的資金在這十年里增加了兩倍,達到近 1100 億美元。

在過去二十年里,印度上市公司的數量增長了近五倍,達到 2,800 家,而美國的上市公司數量則下降了四分之一,僅為 4,700 家,寡頭壟斷開始對大多數行業(不僅僅是科技行業)形成更強大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有 180 家公司的市值在這十年間增長了兩倍,目前市值達到或超過 10 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其他國家。

大多數牛市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出現泡沫;而在印度,泡沫在不斷增長的散戶投資者群體中顯而易見。2023 年,印度人購買了超過 850 億份期權,幾乎是美國的八倍,平均持有這些合約的時間不到半小時。

在這股熱潮中,監管機構警告說 90% 的散戶投資者在這些交易中虧損。

印度的股票市場總值為 4.6萬 億美元,與美國的 62萬 億美元相比相形見絀。然而,印度股市同樣多樣化,更具競爭力,增長潛力也更大。當然,投資印度市場也有風險。印度市場現在比美國市場更加昂貴,但波動性也更小,這表明投資者堅信好日子會繼續。

對於一個長期以來讓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都失望的國家來說,現在的期望值非常高。盡管如此,當投資界似乎只關注美國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時,看到另一個主要市場也在按照自己看漲但經典的旋律前進,還是令人震驚的。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