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量級經濟人物發出警告:滯脹風險迫在眉睫,擴張性政策勢在必行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要聞>正文

中國重量級經濟人物發出警告:滯脹風險迫在眉睫,擴張性政策勢在必行

文 / Heidi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以對中國經濟的批判性評估而聞名的餘永定表示,需要迅速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刺激當前經濟放緩中的國內需求,否則可能出現“滯脹”情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名經濟學家餘永定在上海財經大學主辦的一個論壇上發表講話,他表示對於中國的低通貨膨脹率進一步抑制投資或消費的擔憂愈演愈烈。

“GDP在大部分時間里呈下降趨勢,通貨膨脹率極低,”餘永定在周末的一場論壇上告訴在場的中國經濟學家,“這反映了需求不足。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應該采取什麼政策呢?很簡單——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盡管中國第三季度出現輕微反彈的跡象,但通貨緊縮壓力和國內需求疲弱仍然是中國經濟放緩的主要問題,因為全國範圍內的房地產下行抑制了經濟複蘇的前景。

為了激發增長勢頭,中國上個月宣布將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的主權債券,將財政赤字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8%,高於3月設定的3%目標。

此外,中國還允許地方政府提前使用2024年部分債券配額。

餘永定呼籲盡快采取擴張性政策,以幫助避免涉及滯脹的更為嚴重的情況,即在廣義經濟增長停滯的同時,消費品價格上漲。“實際上,我們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空間非常大,”他表示,中國無需死板地堅持財政約束的常規做法,即將預算赤字限制在GDP的3%以及主權債務占GDP的60%。這兩個標準是30年前通過《馬斯特里赫特條約》(Maastricht Treaty)形成歐洲聯盟時采用的。

“所有發達國家都已經放棄了這兩個標準,”他說,“我們現在仍然有機會。如果我們不抓住它,而是浪費時間,一旦發生這種變化,中國經濟可能陷入滯脹。現在還不算太遲。”

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在10月份同比下降0.2%,而在9月份為持平。官方反複否認中國已經進入通貨緊縮時期。

餘永定還指出了中國資本市場結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不同之處,指出中國過度依賴來自自身銀行的債務,而中國經濟對外債務的依賴程度小於美國。“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金融狀況實際上比大多數發達國家都要好。”他說。

餘永定還呼籲中國政府反思減少產能過剩的政策——這是中國在2008年和2009年利用4萬億元刺激計劃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後的產業目標之一。

盡管沒有具體指出應該改變哪些政策,他強調必須集中力量讓人們再次花錢。

“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是需求疲弱。”餘永定說。

餘永定還警告同行們不要匆忙指向中國經濟的“L形增長”——這預測經濟何時觸底,其特點是複蘇速度緩慢,失業持續,經濟增長停滯。經濟將出現緩慢複蘇,如果在圖表上繪制的話,將顯示出“L”形狀的水平部分。

“我們甚至還沒有看到這條水平增長線的開始,”他說。“如果我們認為經濟可以繼續像現在這樣流動,而不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阻止這種趨勢,它可能會繼續下降。”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