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創三年來最大跌幅,生產成本進一步跌至負值,凸顯經濟複蘇面臨的挑戰。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周六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上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這是自 2020 年 11 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低於彭博社調查中經濟學家預測的 0.2% 跌幅。 生產者價格下降 3%,而預期下降 2.8%。工廠出廠成本已連續 14 個月陷入通貨緊縮的問題中。
今年大部分時間,中國都在努力應對物價下跌,而世界許多其他地區的央行則專注於抑制通脹。彭博經濟研究預計,通貨緊縮風險將持續到2024年,因為沒有足夠的催化劑來應對房地產市場低迷,抑制了需求和價格。
精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表示,由於內需疲軟,通貨緊縮壓力加大。“這凸顯了更多支持性財政政策的重要性。”
通貨緊縮對中國來說是危險的,因為它可能導致經濟活動螺旋式下降。由於預期價格將繼續下跌,消費者可能會推遲購買,從而進一步影響整體消費。由於未來需求的不確定性,企業可能會降低產量和投資。
通貨緊縮還會降低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因為價格下跌會降低企業收入,並使企業更難償還債務。央行一直試圖淡化今年的通貨緊縮風險,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位顧問上個月表示,這些壓力是“暫時的”。
更強有力的支持
中國最近改變財政政策以刺激內需,預算赤字意外增加,並鼓勵銀行幫助地方政府以較低利率進行債務再融資,以幫助提高其支出能力。 有跡象表明,明年將加強財政支持以幫助經濟複蘇:中國最高領導人周五宣布將“適當”加大此類政策力度,並強調經濟“進步”的重要性,暗示明年的增長目標可能雄心勃勃。但額外的政府支出很難抵消其他行業需求的下降。11月份中國百強開發商新房銷售金額同比下降29.6%。出口也依然疲軟,上個月僅增長 0.5%,遠低於近年來的增速。經濟學家表示,現在判斷增長觸底還為時過早,一些人預測,由於房地產行業持續面臨的挑戰,2024 年經濟將面臨進一步壓力。 CPI 數據疲弱的部分原因是豬肉價格下跌。生豬供應充足和消費低迷給市場帶來壓力,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支撐價格。由於深受當地食客的歡迎,這種肉類在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中占有很大份額。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後,11 月份所謂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同比上漲 0.6%,重複了上個月的表現。
中國今年設定了3%左右的年度通脹目標,但幾乎肯定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經濟學家對 2024 年的前景看法不一,一些人認為,隨着市場情緒改善,消費者價格可能會以 1% 左右的速度增長,另一些人則認為通貨緊縮將持續到上半年。
經濟學家表示,積極的財政刺激將成為中國明年政策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措施“必須在刺激投資和消費以及限制債務之間取得平衡”。